新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
新高考3+1+2模式是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黑龍江、甘肅、吉林、安徽、江西、貴州、廣西、山西、河南、陜西、內蒙古、四川、云南、寧夏、青海等省份采取的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考生自主選擇考試科目,第一個3為語文、數學、英語3門必選科目,1為從物理和歷史中選1門,2為從剩下的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選2門,以下是詳細介紹,供大家參考。
一、“3”為全國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二、“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滿分為100分。(之所以物理和歷史必須二選一,主要在于,物理是高校理工類專業的基礎性學科,歷史是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基礎性學科,即使是不限制物理和歷史的省份,大學很多招生專業也會要求選考物理或歷史,否則不能填報)
三、“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以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每科滿分均為100分。
四、“3+1+2”模式和傳統文理分科有本質上的區別。它體現了物理、歷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學科專業選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可在12種組合中自主選擇,而傳統的文理分科僅有2種固定組合。
五、“3+1+2”模式中,學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考試時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試試卷完全一致。而傳統文理分科的數學考試科目,試卷的內容和難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