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歡迎訪問大學生必備網!
當前位置:首頁>高考動態>高考改革>改革方案

新高考改革方案及答疑匯總版(3+1+2)

更新:2025-5-8 15:46:29    發布:大學生必備網

新高考改革方案及答疑匯總版(3+1+2)

從第三批新高考改革開始,已經有23省份高考使用3+1+2模式,可以認為這一模式更符合當前現狀,本文以3+1+2模式為例講解,不涉及3+3模式。

高考改革的原因

考試招生制度是國家基本教育制度。恢復高考 40 多年來,伴隨著我國政治、經濟及教育體制改革的步伐,高考招生制度不斷改進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對完整的考試招生體系,為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成功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基本符合中國國情的人才選拔道路。這一制度總體上符合國情,權威性、公平性得到社會認可,但也存在一些反映強烈的問題,主要有簡單“唯分數論”影響學生全面發展,“一考定終身”使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等現象。

新高考在學生選科方式、招生錄取模式等方面進一步優化,擴大了學生的選擇權,滿足了學生的專業取向和興趣愛好,有助于逐步打破單純以考試分數評價學生的方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科學選拔人才、維護社會公平,構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考試招生制度。

新高考改革總體目標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統籌推進教學、考試、評價、招生和管理綜合改革,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實現學生健康成長、國家科學選才、社會公平公正的有機統一,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高素質人才支撐。

基本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模式,普通高等學校按照新的考試招生模式錄取新生,建立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長效機制。

新高考改革主要內容

一是深化統一高考改革,主要包括考試科目、考試安排、高考成績構成、選擇性考試科目選考要求、改進招生錄取方式等;

二是調整和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堅持基礎性,突出選擇性,主要包括考試科目、考試內容、考試組織、考試對象、考試安排、成績呈現等;

三是建立和規范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建立科學的綜合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四是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

改革后,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將建立依據統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考科目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新機制,簡稱“兩依據、一參考”。

新高考改革方案特點

一是體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導向。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采取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不分文理,尊重考生的個性選擇,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錄取參考,更加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是體現促進高校科學選才、為國育才的目標。高校分專業(類)對考生提出選考科目要求,滿足人才培養對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需要,更加有利于國家選拔培養各類人才,更好適應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對高素質多樣化人才的需求。同時,新高考一本二本批次合并為本科批次,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進行填報志愿和投檔錄取,更能滿足學生興趣與特長。

三是體現促進教育公平公正、社會和諧的取向。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督導和監管,強化社會監督,完善多渠道監督體系,明確高校要建立健全第三方監督機制、考試錄取申訴機制和招生問責制,推動高考改革科學性與公平性的有機統一。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什么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根據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教育部有關規定,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的國家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制度。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2種類型。合格性考試科目為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除勞動教育和綜合實踐課程外的全部科目,選擇性考試科目為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

合格性考試成績是普通高中學生畢業的主要依據,合格性考試科目成績以等級呈現,為“合格”或“不合格”2個等級。

選擇性考試成績計入普通高校統一考試招生錄取的考生總成績,是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選擇性考試科目中物理、歷史的成績以原始成績呈現,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的成績以等級轉換分呈現。

新高考考試科目有哪些

“3+1+2”模式高考科目由全國統考科目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組成。

“3”為全國統考科目,即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由教育部統一命題。“1”為首選科目,即歷史、物理中的1科;“2”為再選科目,即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科中的2科,首選和再選科目由我省自主命題。

新高考總成績如何構成

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由全國統考科目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成績組成,滿分750分。

其中,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統考科目每科滿分150分,直接以卷面原始分數計入高考文化總成績;考生選擇的三門選考科目每科滿分100分,首選科目(歷史、物理2選1)直接以卷面原始分數計入高考文化總成績;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選2)以轉換后的等級分計入高考文化總成績。考生按有關規定享受政策性優惠加分的,分值直接計入其高考文化總成績。

為什么首選科目按原始分計入總成績

根據新高考方案,普通高校招生按照歷史、物理兩個科目組,分列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錄取。選擇相同科目組的考生使用相同的歷史或物理試卷,考試群體相同,使用考生卷面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其成績具有可比性。

為什么再選科目要實行等級賦分

一是由于4選2的再選科目中,不同學科試題難度差異和報考相應學科的考生群體不同,選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通過將不同再選科目原始分數按照統一規則轉換到同一量尺上,可以較好地解決不同再選科目成績之間可比性問題。

二是通過依照等比例轉換方法將等級轉換成等級分數,可以較好地解決不同再選科目成績之間可加性問題。

三是能夠保持每門再選科目內考生成績排名順序與原始分數排名順序不變,能夠最大限度保證考生成績具有良好的區分度,滿足高校人才選拔和投檔錄取需要,確保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公平公正。

再選科目是否公布卷面原始分

卷面原始分數不公布。在新高考中,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的分數并不是以卷面原始分數形式呈現的,而是相應的考試等級轉換賦分。高考成績公布的是考生在選定科目中的排名相對值,而不是試卷上的原始得分。這是因為在不同科目之間,試卷的難度和考查的內容有所不同,原始分數并不能準確反映考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考生可以通過公布的等級轉換賦分成績,了解本人在選定科目中的成績和排名情況。

再選科目等級賦分規則

根據新高考規則,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以轉換后的分數計入高考總成績,滿分為100分。每科在轉換時,以30分作為等級轉換的賦分起點,將考生每門再選科目考試的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定為A、B、C、D、E五等,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為15%、35%、35%、13%和2%。

轉換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分別轉換到100~86分、85~71分、70~56分、55~41分、40~30分五個等級分數區間,根據轉換公式計算,四舍五入取整得到考生的等級轉換成績。轉換基數為實際參加該再選科目考試并取得有效成績的人數。

新高考考試時間安排

高考時間為6月7日-9日,語文考試時長為150分鐘,數學和外語(含聽力)考試時長為120分鐘。各選考科目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日  期上  午下  午
6月7日語文(9:00—11:30)數學(15:00—17:00)
6月8日物理/歷史(9:00—10:15)

外語(含聽力)

(15:00—17:00)

6月9日

化學(8:30—9:45)

地理(11:00—12:15)

思想政治(14:30—15:45)

生物學(17:00—18:15)

新高考使用什么試卷

新高考的3門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不分文理,使用全國統一命題卷。選考科目歷史、物理、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6門使用本省自主命題卷。

為什么要在物理和歷史中選1門

新高考要求考生在確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擇性考試科目時,首先須在歷史和物理 2 門科目中選考1 門,再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 4 門科目中選考2 門。這樣設置的主要考慮如下:

一是體現高校人才培養需要。高校、普通高中和學科專家普遍認為,在高校人才培養中,歷史是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的基礎性學科,物理是自然科學類專業的基礎性學科。高中階段學習歷史或物理科目是大學階段學習人文社科類專業或自然科學類專業以及其他交叉學科專業的重要基礎。因此,將這兩個科目作為首選科目,有利于考生為進入大學開展專業學習奠定扎實基礎,有利于高校相關專業對學生的培養。

二是符合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實際。各地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存在一定差異,將歷史和物理作為考生首選科目之一,可以與現有師資、教室等條件有效銜接,引導不同地區、中學的學生合理選擇學習科目,科學規劃學業生涯,為進入大學繼續深造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

三是有利于學生多樣化成長發展。學生可從其余4門科目中任意選考2 門,理論上有12種組合。相比原文理分科的兩種學科組合方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而且促進了文理交融,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學其所好、考其所長的原則,更加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更多機會。

新高考選考科目組合有哪些

選考科目共有12種組合,考生可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優勢和高等學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辦學條件選擇,具體組合如下:

序號物理類組合序號歷史類組合
1物理 化學 生物學7歷史 思想政治 地理
2物理 化學 思想政治8歷史 化學 思想政治
3物理 化學 地理9歷史 化學 地理
4物理 生物學 思想政治10歷史 生物學 思想政治
5物理 生物學 地理11歷史 生物學 地理
6物理 思想政治 地理12歷史 化學 生物學

如何確定選考科目

考生進行選考科目決策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

一是結合考生個人的學科興趣、學科特長、職業志向、興趣愛好、自身優勢,盡量揚長避短;

二是參考招生高校相關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

三是就讀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教學水平等實際情況;四是國家發展戰略、科技及產業發展趨勢、未來就業前景等因素。

如何劃定錄取控制分數線

根據考生高考總成績、招生計劃數和生源情況,按一定比例劃定相應類別的特殊類型招生錄取參考分數線和本科、高職(專科)錄取控制分數線,其中,特殊類型招生錄取參考分數線作為強基計劃、高校專項計劃等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參考線。

為什么要合并本科批次

本科批次合并,首先是體現了國家改革的總體方向。國務院明確要求要“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其次,代表了全國高考改革的趨勢和方向。大多數高考綜合改革省市都明確合并一本二本批次。通過合并批次,可以進一步增加考生的選擇范圍和空間,同時也有利于高校畢業生平等就業,促進高等教育公平發展。

什么是“院校專業組”模式

“院校專業組”模式,每個“院校專業組”即為一個獨立的志愿,內設6個專業志愿,考生在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中均須選擇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院校專業組”是將一所院校選擇性考試科目要求相同的若干個專業合成一個組,每個組內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一所院校可設置多個“院校專業組”,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須相同,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進行投檔錄取,考生的選擇性考試科目須符合擬報考院校專業組對應的科目要求。

院校專業組內可能是一個專業,也可能是多個專業,招生院校從原來文科、理科兩個代碼變成多個代碼。考生按專業組投檔后,符合條件的,可在該專業組內進行專業調劑,提升了考生的興趣志向和就讀專業的契合度。

新高考錄取還會出現退檔嗎

新高考模式下,依然存在退檔風險。主要原因有:

(1)高校根據學校實際需要,可能會在招生章程中設定一定的特殊要求,當投檔到高校后,高校按照招生簡章進行錄取審核,不符合要求的考生會被退檔;

(2)考生總分達到了高校錄取投檔線,但沒達到所報專業的錄取分數線且又選擇不服從調劑,高校會給予退檔處理;

(3)身體條件、外語語種、單科成績、性別等不符合所報專業要求,高校將做退檔處理。

高職單招與統一高考的區別

高職單招與統一高考招生都是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職單招考試招生與統一高考招生都需要進行普通高考報名并取得報名資格,通過高職單招錄取和通過統一高考招生錄取的學生,畢業證書具有同等效力。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考試時間不同。高職單招安排在統一高考之前。

二是評價方式不同。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評價方式,統一高考招生則主要考查學生的文化素質。

三是考試組織不同。高職單招的考試由各招生高校組織實施,統一高考由全省教育考試機構統一組織實施,當然部分省份高職單招也是由省級教育考試機構統一組織實施。

通常來說,已被高職單招錄取的考生不再具備參加統一高考資格,不過天津廣東等少數省份還是可以參加統一高考的,但是絕大部分省份都是不行的。

標簽:高考改革 
上一篇:沒有了 前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