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經驗的HR和大家談談真實的面試(3)
許多情況下,面試官上來就問,有時問的問題很大,應聘者經常不知道如何回答,或該講些什么,只能是根據自己的理解漫無目的地講,結果是講了很多,面試官想聽的沒有聽到,無關緊要的聽了一大筐,既浪費雙方的時間,又達不到目的。
聊天式的面試,著重于聊,與講不同。聊是兩個人或少數幾個人之間的非正式談話交流;聊是在小范圍內輕松、民主、平等的氣氛中進行,顯得非常自然而愉快,應聘者身心能夠放松,易于發揮出真實水平。過于一本正經,會讓應聘者感覺不舒服,認為你特別假打,官僚,甚至反感。
二講:誰講?講什么?講多久?
誰講:當然是應聘者講。
講什么?講自己與所應聘職位有關的內容。
講多久?3分鐘足矣。
盡管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什么要求也沒提,什么問題也沒問,應聘者聽完面試官的簡短的聊天式介紹之后,會立即在自己的腦海里搜索與面試官所聊的內容相關聯的東西,并把自己最適合招聘職位的、關聯度最高的內容有選擇性地、用自認為最恰當的方式表述出來。
應聘者和面試官的心理狀態、心理位置的不對等以及信息不對稱,決定了應聘者是以講述的形式,而不是聊或者其它方式來表述。這也是由于與應聘者一般都急于展示自己與應聘崗位相宜的才能與品質,處于表現自己的心理狀態,因而不可能平靜地聊。如果應聘者能夠和面試官輕松地聊,說明應聘者的心理素質特別好,或者心理優勢特別明顯,這一般是久經職場的高級別經理人。
應聘者的這段演講是應聘過程中最關鍵的部分,因為面試官可以據此看出應聘者的基本內涵、從業經驗和資源背景,更重要的是了解到應聘者的知識總量、思維寬度、速度、深度、精度、語言組織能力、邏輯能力、概括總結能力、化繁為簡能力、應變能力等等,而這些是在簡歷、筆試和測試中很難體現出來的。即使經驗、資歷和背景在前期翻閱簡歷時面試官都看過了,但看他寫的和聽他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測試角度。有豐富經驗的面試官根據應聘者上述3分鐘的陳述演講,基本上就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看法和八九不離十的判斷。
如果是傳統而簡單機械的一問一答式面試,根本不會有上述的面試效果,也根本不會有什么好結果。因為一問一答審犯人式的教條面試,面試官和應聘者雙方都會感覺氣氛緊張,雙方都會感覺既處于進攻狀態又處于防守狀態,于是雙方的心理活動處在對抗狀態,而不是合作狀態。試想如果雙方處在相互不合作狀態,怎么能有好的面試效果呢?所以,面試的藝術在于面試官能否把應聘者當時的心理活動和自己的心理活動有機地協調一致,使雙方處于良性互動狀態,而不是互抗和矛盾。
當應聘者作3分鐘的陳述演講時,面試官應認真聽講,并不時給予微笑式的鼓勵和肯定,切記不要輕易地打斷應聘者的陳述。一是應聘者陳述的主題思路會中斷,會順著你的新問題而偏離,而把原來準備的與應聘崗位有關的重要內容丟掉;二是延長面試時間,增加面試成本,進而會影響到后面其他等著面試的人的約定時間,造成整體面試時間遲延和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