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與非大學生的區別—大學不是技校
更新:2018-11-15 19:03:17 發布:大學生必備網
大學生與非大學生的區別—大學不是技校
大學不是技校,只是很多人讀了大學,而對不起“大學生”這三個字,甚至還不如技校學生。
一個機電專業的大學畢業生能夠操作、維護一臺機器,但是一個只有初中學歷的熟練技工也照樣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學生操作得更好;
一個外語系畢業的大學生能夠說一口流利的外語,可是,一個跑到外國賣了幾年烤紅薯的人也能說外語,甚至比大學生說得更地道;
一個醫學院的畢業生能夠拿起聽診器給病人看病,可是,很多衛校畢業的中專生在積累若干年經驗以后,照樣可以拿手術刀;
……
所以,大學生和非大學生最主要的區別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門專業技能。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大學跟技校也就沒有什么兩樣了,頂多只能算是一所規模更大的技校。而且就專業技能而言,大學生還比不過技校生,因為技校廚師專業的學生第一節課可能就要學切菜,而假如大學開設了廚師專業,肯定要用兩年時間來研究廚師的社會使命、職業道德、歷史演變、階級屬性和學術分類。
那么大學生究竟憑什么區別于技校生并進而區別于一切沒有讀過大學的人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這位張小姐寫的關于自己畢業求職經歷的文章:
大學臨近畢業,就業形勢相當嚴峻,而我又屬于運氣最差的那類。
第二次,我素面朝天地提前來到一家禮儀公司,工作人員搖著頭對我說:“注重儀表是對別人的尊重,你在學校沒學過嗎?”
幾天后,一家英國公司的招聘廣告讓我重新打起精神。公司對形象沒什么要求,我也很準時地到了應聘現場。考官給每個人發了一張試卷,上面只給了一道看起來簡單的題目:英國每年買幾個高爾夫球。沒有其他數據,要求在45分鐘內完成。
看到這個無厘頭的題目,我幾乎傻眼了。可仔細一想,發現這道題不是要我答出一個確定的數字,而是需要一個思考的過程。
所謂的“英國買”的數量與市場需求有關,市場需求與人口有關。英國有多少人口,這個我腦子里要有數。可以假設其中最有可能打高爾夫球的50歲至45歲之間有多少人。為了使數據精確,我還在答題紙上寫明了如何進行抽樣調查。寫完步驟后,我再假設這些人當中經常打的有多少人,這些人估計每年要用多少球,其他的人會多久打一次,需要用多少球。這些數字加起來就是英國總的市場需求。最后我寫下一組數字,并滿意地交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