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創始人格雷厄姆:如何才能發現切實可行的創業思路?(2)
更新:2018-11-18 19:05:15 發布:大學生必備網
而且這種創業思路在調查期間很容易喪失準確性,如果你想創建這么一個網站,當問及身邊的朋友是否會對這樣的網站感興趣時,很少會有人說:我絕對不會去。他們一般會說:這個點子不錯,或許我會對這類的網站感興趣。即便這個想法真的付諸實施了,很多人依然會認為這個點子不錯。因為他們覺得即便自己現在不想去訪問,可是肯定會有別人去瀏覽的。結果就是統計結果在自身的可信性方面就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當一個創業者真的要為一個創業思路付諸努力的時候,至少要確保自己生產的產品有人需要,注意,不是消費者認為他們有一天會用得上,而是他們現在就要用的, 可能某個新產品出來之后使用的群體規模還比較小。其實用戶規模小非常好理解,如果有數量龐大的消費群體現在就需要某個產品的話,而且以一個初創企業的能力就能生產的話,這個市場肯定競爭特別的激烈,而且行業標準已經初步形成了。所以,創業者的一般需要面對的就是一種抉擇:打造一種很多人需要,但是每個人的需求量并不大的產品;或者是打造一種只有一部分人需要,但是單個需求量比較大產品。雖然這兩種未必是創業者最好的選擇,但是大多數好的創業思路都跟這差不多。 可以想象一個坐標軸,X軸代表你制造的產品能夠吸引到的使用人數,Y軸代表單個消費者的使用數量。實際上,這個坐標軸能夠很好地代表一個公司的發展規模。如果將一個公司的發展狀況比喻成鑿井的過程,Y軸可以代表井的深度,則X軸代表井的寬度。以谷歌為例,谷歌的發展規模就是一口非常好的井,因為使用谷歌產品的人多達數以億計,而每個人使用到谷歌產品的地方又非常的多,所以谷歌這口井又深又寬。而一個初創公司在發展之初不能希望挖出谷歌這樣的大井,一般的初創公司發展有兩個選擇:挖一口寬但卻比較淺的井(這看起來可能更像一個坑而不是井);或者挖一口比較深但卻比較窄的井。 杜撰的創業點子一般屬于第一種類型,比如說創建一個針對養寵物人群的社交網站,可能會有很多的人對此感興趣。可是幾乎所有好的創業點子都屬于第二種類型的,以微軟為例,當初微軟推出的產品Altair Basic發展戰略就屬于第二種,因為當時使用Altair Basic只有幾千人而已,但是這幾千人卻非常需要Altair Basic。三十年之后的Facebook采取的發展策略和微軟一樣,最初Facebook只是針對哈佛大學的學生設計的,受眾也不過幾千人罷了,但這幾千人卻非常喜歡這個社交網站。 所以,當你有一個好的創業點子時不妨問問自己:有多少人現在會需要自己推出的產品或者服務?又有多少人會非常迫切地需要這個產品,以至于他們不在乎這只是由兩個人設計出來的蹩腳版本?如果你自己無法回答這兩個問題,那么這個創業點子很有可能就沒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