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海洋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專業有哪些
2025年中國海洋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專業為海洋科學、海洋技術和生物科學專業,以下是具體名單一覽表,供大家參考。
一、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
學校2025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為海洋科學、海洋技術和生物科學專業,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云南、陜西和甘肅等省(區、市)試點招生,在上述高考改革省份的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和化學(2門科目考生均須選考方可報考)。具體分省招生計劃數見強基計劃報名平臺。
注:不建議輕度色覺異常(俗稱色弱)和色覺異常II度(俗稱色盲)的考生報考上述專業。
二、培養方案
(一)本碩博銜接培養方案
實施“本碩博”銜接式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前3年主要進行通識教育、學科教育和科研訓練,達到學業標準的學生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中間2年,主要開展本科畢業論文撰寫、本碩銜接培養、研究生專業教育和科學研究;后4年為博士培養階段。
進入研究生階段后,學生主要在強基計劃所在基礎學科專業進行培養,本研銜接專業范圍詳見強基計劃各招生專業培養方案,具體招生專業和名額以當年度學校工作方案為準。
(二)階段性考核和分流補入辦法
專業將分別在本科階段一、二年級末對學生進行動態調整,不適合強基計劃培養模式的學生轉出班級,進入普通班繼續學習。同時,通過有關程序,在一、二年級本科學生中選拔成績優異、科研能力表現突出的學生補充進入強基計劃。
本科階段三年級末,經考核認定不具備強基計劃培養潛質的學生,分流至普通班完成本科階段學習,其他學生按照教育部和學校最新相關政策進入研究生學習階段。
在研究生階段第二學年,按照學校和學院相關工作實施細則等規定,經專家工作組考核未通過的學生退出“本碩博”銜接培養模式,按照普通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進行培養。
(三)其他激勵機制
1.結合教育部有關政策,通過校內“本碩博”銜接機制,暢通學生成長發展通道;結合國家公派出國政策支持,優先選拔強基計劃學生出國完成博士學位。
2.設立“強基”專項獎學金,獎勵在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設立“出國(境)訪學獎學金”,支持學生赴國(境)外短期訪學(課程學習)、國(境)外短期科學研究或科研訓練,參加國(境)外高水平學術會議、國(境)外高水平暑期學校。
3.為每一位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跟蹤學生成長情況。建立畢業生信息反饋機制和人才成長數據庫,根據質量信息和反饋信息持續改進學生培養工作;依托學校專業評估、學生學習體驗調查、教學督導、課程評估和教師幫扶等機制,實現學生培養工作的質量管理和自我評估。
4.學校將采取有效措施,調動廣大教師投入強基計劃學生培養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榮譽感。具體包括:對強基計劃選聘的師資在課酬、績效等方面單獨制定政策,在評獎評優、職稱評聘等方面予以傾斜,激勵教師在授課、教學改革、教材編寫、學生學業指導、科研訓練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