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長江大學文理學院錄取分數線(含2022-2023歷年)
本文為大家整理的是長江大學文理學院2022-2024年錄取分數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異議,還請以各省市教育考試院和學校公布的信息為準。
說明:暫未查詢到長江大學文理學院2022-2024年錄取分數線,以下提供該校2022-2024年投檔分數線,在招生生源穩定的情況下,投檔線和錄取最低分基本上差不多。
1、2024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投檔分數線【全國】
學院2024年普通類本科專業在各省(區、市)投檔線 | ||||
編號 | 省份 | 2024年 | ||
投檔分數線 | ||||
歷史(文) | 物理(理) | |||
(投/資) | (投/資) | |||
1 | 河北 | 483/449 | 475/448 | |
2 | 山西 | 433/402 | 412/380 | |
3 | 內蒙古 | 395/381 | 410/360 | |
4 | 遼寧 | 428/400 | 452/368 | |
5 | 天津 | 494/475 | ||
6 | 浙江 | 548/492 | ||
7 | 江蘇 | 490/478 | 468/462 | |
8 | 安徽 | 475/462 | 485/465 | |
9 | 福建 | 447/431 | 488/449 | 院校專業組01 |
院校專業組02 | ||||
10 | 江西 | 486/463 | 465/448 | |
11 | 河南 | 475/428 | 409/396 | |
12 | 湖南 | 462/438 | 444/422 | |
13 | 廣東 | 487/428 | 487/442 | |
14 | 廣西 | 416/400 | 399/371 | |
15 | 海南 | 547/483 | 487/483 | |
16 | 重慶 | 481/428 | 468/427 | |
17 | 四川 | 491/457 | 489/459 | |
18 | 貴州 | 447/442 | 395/380 | |
19 | 云南 | 480/480 | 420/420 | |
20 | 吉林 | 423/369 | 394/345 | |
21 | 陜西 | 412/397 | 461/372 | |
22 | 甘肅 | 443/421 | 408/370 | |
23 | 青海 | 411/382 | 333/325 | |
24 | 寧夏 | 464/419 | 406/371 | |
25 | 新疆 | 333/304 | 304/262 | |
26 | 湖北 | 472/432 | 480/437 | 院校專業組01 |
464/432 | 466/437 | 院校專業組02 | ||
481/432 | 468/437 | 院校專業組03 | ||
482/432 | 479/437 | 院校專業組04 | ||
備注:表格中數據均為普通歷史(文)、物理(理)類本科專業(不含藝術類專業)的投檔線與資格線。 |
2、2023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投檔分數線【全國】
學院2023年普通類本科專業在各省(區、市)投檔線
編號 | 省份 | 2023年投檔分數線 | ||
歷史(文) (投/資) | 物理(理) (投/資) | |||
1 | 河北 | 457/430 | 464/439 | |
2 | 山西 | 408/369 | 386/344 | |
3 | 內蒙古 | 432/379 | 340/333 | |
4 | 遼寧 | 447/404 | 433/360 | |
5 | 天津 | 493/472 | ||
6 | 浙江 | 529/488 | ||
7 | 江蘇 | 482/474 | 468/448 | |
8 | 安徽 | 460/440 | 445/427 | |
9 | 福建 | 460/453 | 457/431 | 院校專業組01 |
502/431 | 院校專業組02 | |||
10 | 江西 | 497/472 | 468/445 | |
11 | 河南 | 506/465 | 466/409 | |
12 | 湖南 | 440/428 | 433/415 | |
13 | 廣東 | 484/433 | 486/439 | |
14 | 廣西 | 460/428 | 390/347 | |
15 | 海南 | 536/483 | 533/483 | |
16 | 重慶 | 457/407 | 443/406 | |
17 | 四川 | 489/458 | 459/433 | |
18 | 貴州 | 501/477 | 408/371 | |
19 | 云南 | 491/465 | 431/405 | |
20 | 吉林 | 348/341 | 292/292 | |
21 | 陜西 | 457/403 | 430/336 | |
22 | 甘肅 | 442/420 | 365/337 | |
23 | 青海 | 404/378 | 310/309 | |
24 | 寧夏 | 461/421 | 369/340 | |
25 | 新疆 | 377/354 | 319/285 | |
26 | 湖北 | 461/426 | 456/424 | 院校專業組01 |
464/426 | 463/424 | 院校專業組02 | ||
472/426 | 476/424 | 院校專業組03 | ||
469/426 | 456/424 | 院校專業組04 |
備注:表格中數據均為普通歷史(文)、物理(理)類本科專業(不含藝術類專業)的投檔線與資格線。
3、2022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投檔分數線【全國】
學院2022年普通類本科專業在各省(區、市)投檔線
編號 | 省份 | 2022年投檔分數線 | 備注 | |
歷史(文) (投/資) | 物理(理) (投/資) | |||
1 | 河北 | 473/443 | 462/430 | |
2 | 山西 | 435/409 | 404/373 | |
3 | 內蒙古 | 406/366 | 362/323 | |
4 | 遼寧 | 465/404 | 435/362 | |
5 | 天津 | 477/463 | ||
6 | 浙江 | 539/497 | ||
7 | 江蘇 | 480/471 | 450/429 | |
8 | 安徽 | 485/480 | 439/435 | |
9 | 福建 | 482/468 | 454/428 | 院校專業組01 |
490/428 | 院校專業組02 | |||
10 | 江西 | 497/472 | 457/440 | |
11 | 河南 | 482/445 | 455/405 | |
12 | 湖南 | 476/451 | 444/414 | |
13 | 廣東 | 487/437 | 488/445 | |
14 | 廣西 | 451/421 | 362/343 | |
15 | 海南 | 522/471 | 523/471 | |
16 | 重慶 | 471/415 | 454/411 | |
17 | 四川 | 494/466 | 432/426 | |
18 | 貴州 | 496/471 | 392/360 | |
19 | 云南 | 528/505 | 450/430 | |
20 | 吉林 | 427/364 | 391/327 | |
21 | 陜西 | 452/400 | 432/344 | |
22 | 甘肅 | 440/425 | 368/345 | |
23 | 青海 | 411/370 | 318/308 | |
24 | 寧夏 | 454/425 | 379/350 | |
25 | 新疆 | 362/334 | 306/290 | |
26 | 湖北 | 467/435 | 435/409 | 院校專業組01 |
473/435 | 443/409 | 院校專業組02 | ||
454/409 | 院校專業組03 | |||
備注:表格中數據均為普通歷史(文)、物理(理)類本科專業(不含藝術類專業)的投檔線與資格線。 |
4、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簡介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下稱“學院”)是2004年經國家教育部確認、由長江大學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持“以人為本、學生至上”辦學理念,圍繞“教學立院、科研興院,創新強院”辦學思路,踐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育人理念,已為社會輸送了萬余名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辦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影響力日益提升。
學院踐行“博文明理、日新篤行”院訓,注重學生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相結合,注重專業知識學習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形成了具有文理特色的多樣化人才培養體系。在學生管理中,堅持統籌推進“五個思政”,構建“三強化、三深入”育人體系,即強化過程管理、強化品牌建設、強化工作研究,深入教室、深入寢室、深入學生心理,形成“泮池五月風‘科技文化節’”“十佳大學生”評選表彰和“國學講壇”等一批有影響力的特色品牌活動,用真心、真情、真意去關心和幫助學生,全面落實“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促進學生成長成人成才。在資助育人中,建立“獎、助、貸、勤、補、減、免”資助困難學生的制度體系,設立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生源地助學貸款、學院獎學金、“湖北天藍地綠”助學金和“松滋園林”獎學金及勤工助學金等多項獎助金,使學生困有所助、優有所獎。在教學改革中,實施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實踐教學地位,將實踐能力培養和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積極開展雙學位教育,培養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