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參與創業,在主導創業——李開復寫給想創業的畢業生
二十年后,中國最偉大的企業,和成功走向世界舞臺的企業很可能就是在下五年所創立的。因此,很多大學生現在的躍躍欲試地想畢業后創業。另外,創業板的推出,許多創業公司的成功,還有很多成功創業家都鼓舞著中國的大學生,讓他們也希望跟隨馬云、馬化騰、李彥宏的步伐,走向創業之路。一方面,我贊賞大學生擁有創業理想,但是另一方面,我建議大學生:先參與創業,再主導創業。
許多大學生都錯誤地認為:只要有個好的點子,能拿到投資,再加上執著、激情、運氣,就能成為下一個馬化騰。于是,他們都想著:畢業后就要開始他們的創業之路。但是,他們過度樂觀了。創業成功的真正關鍵更在于:團隊、經驗、執行力。大部分的創業的失敗不是因為點子不好,而是因為欠缺經驗,沒有團隊,缺乏執行力——歸根到底,積淀比點子更重要。
經過創新工場一年,我和數百名80后創業者接觸并深談,并已投資于其中的一些。在這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到中國的未來是屬于他們的,但是同時我也感覺到最好的創業者是需要深厚積淀才能成功的。在學校的技術培訓只是單方面的,而創業者不能只是專才,必須要有多方面的經驗,不但需要懂技術、產品,也要懂管理、運營、市場。有位非常有才華而且充滿創意的年輕創業者,在初期擴張太快,最后公司無法負荷,倒閉了。另外,創業團隊非常重要。喬布斯說過創業的成功在于團隊,尤其是創業者是否能找到5-10位聰明勤奮、三頭六臂、彼此互補的團隊。而一個沒有經驗的創業者往往無法吸引這樣的一個團隊。有一位年輕創業者,有著很好的點子,但是無法吸引一個團隊,陷入招聘的泥沼中。后來一個比他有經驗的人很快地找到團隊,做出產品,搶到先機,最后他只有面臨倒閉的命運。最后,在創業期間,執行力比點子更重要,而執行力只能經過參與來學習,因此再聰明的畢業生也不可能一畢業就一步登天。
當然,會有人問:為什么微軟的蓋茨、Facebook的扎克伯格都是大學畢業或甚至肄業就創業成功呢?其實,他們在創業的時候就已經有團隊,有經驗,有執行力了。蓋茨不但是編程天才,發明了世界最快的排序算法,而且也是商業天才,在高中時就創立了盈利的Traf-O-Data公司。而且,他不是一個人創業,而是和保羅艾倫一塊兒創業。而扎克伯格從11歲開始研究如何用C++編程,在中學時已經開發出讓微軟和美國在線愿意以幾百萬美元收購的音樂播放器,在大學期間更是創建過多款社交相關的網絡產品,這些積淀對其日后打造Facebook至關重要。他的創業團隊是四位優秀的哈佛學生。所以,蓋茨和扎克伯格的成功是破例的,是不可復制的。除非你有和蓋茨或扎克伯格這樣的團隊、執行力、經驗,最好不要一畢業就去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