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護地建設與管理專業怎么樣_就業方向_主要學什么
高考填報志愿時,自然保護地建設與管理專業怎么樣、就業方向有哪些、主要學什么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以下是相關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扎實的科學文化基礎和野生動植物識別與保護、生態恢復、生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及相關法律法規等知識,具備數據處理、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動植物本底和生態環境因子調查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養,能夠從事自然保護地管理、科普教育與研學、防災減災與執法監督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就業方向
面向自然保護區工程技術人員、自然保護區和草地監護人員等職業,自然保護地管理、資源調查監測、生態修復、科普教育、防災減災、執法監督等崗位(群)。
3、主要專業能力要求
具有良好的地理信息軟件應用和數據處理的能力,具有自然保護地自然資源、科研、社區信息化管理的能力;
具有動植物本底和生態環境因子調查的基本能力;
具有生物資源保育、林草生態修復、困難立地生態修復技能;
具有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自然科普與研學策劃、組織等的能力;
具有森林草原火災、林業和草原生物災害、森林草原氣象地質災害等自然保護地防災、減災、救災、評估的能力;
掌握自然保護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具有較好的政策與法規的理解與執行能力;
具有較好的語言文字和溝通能力,以及長期野外工作的身心素質;
具有探究學習、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4、主要專業課程與實習實訓
專業基礎課程:野生植物識別與保護、野生動物識別與保護、無人機應用技術、工程測量技術、自然保護地信息技術、生物多樣性監測技術。
專業核心課程:自然保護地管理、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術、生態修復技術、自然科普教育與研學、自然保護地防災減災技術、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技術、自然保護地政策法規。
實習實訓:對接真實職業場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內外進行自然保護地管理、自然資源調查監測、保護地生態修復、自然科普教育與研學、林草有害生物防控與自然保護地防災減災等實訓。在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自然遺產、地質公園等自然保護地,以及與其業務相關的生態保護類、林業類、草業類、園林類、公園管理類、國土資源類、測繪地理信息類企事業單位及政府管理部門進行崗位實習。
5、職業類證書舉例
職業資格證書:森林消防員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無人機操作應用
6、接續專業舉例
接續高職本科專業舉例:智慧林業技術
接續普通本科專業舉例: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