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歡迎訪問大學生必備網!
當前位置:首頁>考研院校>考試大綱>廣東財經大學

2025年廣東財經大學考研大綱

更新:2024-10-9 15:10:31    發布:大學生必備網

2025年廣東財經大學考研大綱

本文為大家整理的是2025年廣東財經大學考研大綱,以下是具體內容,供大家參考,祝大家備考順利,成功上岸!

說明:由于專業課考試為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題,所以我們復習的時候就要以各院校公布的考試范圍、考試內容、考試重點為準,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廣東財經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各專業目錄、考試大綱、參考書目:https://yzb.gdufe.edu.cn/2024/1002/c11409a198884/page.htm

中觀經濟學專業目錄0201Z1

學科點簡介:廣東財經大學中觀經濟學是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理論經濟學下設的二級學科。中觀經濟學由廣東省原副省長、廣發證券創始人陳云賢教授創立,已逐步在全國各大高校共同建立起了本碩博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廣東財經大學將中觀經濟學學位點設立在數字經濟學院,依托學院建立了廣東財經大學中觀經濟學研究中心,在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和廣東財經大學中國數據研究院的平臺支撐下,在廣發證券基金會的資金支持下,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三個方向和高質量的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實現了中觀經濟學和數字經濟、資源環境經濟的融合創新。目前,已和廣東智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海農商行、智慧零售、企研大數據、云潤大數據等十多家企業簽訂了人才聯合培養協議,并設立研究生專業實踐基地,聘任了近二十位校外行業創新導師,為中觀經濟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和創新實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支持。

培養目標:立足廣東、服務大灣區、面向全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方針,培養具備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和前沿的分析工具,了解本學科的學術發展趨勢和前沿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創新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對經濟理論問題和現實經濟問題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深入的分析、研究能力,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較強的國際交流能力,具有繼續深造學習的基礎和能力,能夠勝任科學研究或經濟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中觀經濟學》《中級宏微觀經濟學》《中級計量經濟學》《政府經濟學》《數字產業經濟學》《數字經濟學》《灣區經濟學》等。

就業方向:各級發改、財政、稅務、規劃、商務、統計、數據管理等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金融、能源、交通、環保、高新科技等行業央企、國企和科研機構。還可進一步報考相關學科門類的博士研究生,繼續求學深造。

專業代碼:0201Z1                                咨詢電話:0757-87801304

序號研究方向考試科目復試科目
1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結合

(1)▲思想政治理論(100分)

(2)▲英語一(100分)

(3)▲數學三(150分)

(4)經濟學基礎(150分)

F549-中觀

經濟學基礎(100分)

2區域政府競爭與超前引領
3市場經濟雙重主體與階段發展定律

▲表示統考科目或聯考科目,考試題型、考試大綱以教育部公布為準。其他為自命題科目。

考試題型:

《經濟學基礎》

(1)名詞解釋(6題,每題5分,共30分)

(2)簡答題(6題,每題10分,共60分)

(3)論述題(2題,每題30分,共60分)

《中觀經濟學基礎》考試題型:

(1)名詞解釋(6題,每題5分,共30分)

(2)簡答題  (4題,每題10分,共40分)

(3)論述題  (1題,每題30分,共30分)

參考書目:

初試參考書目:《西方經濟學(宏/微觀)》第7版,作者:高鴻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

復試參考書目:中觀經濟學(第二版),作者:陳云賢,顧文靜,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考試大綱

《經濟學基礎》

《經濟學基礎》考試大綱概述:

內容主要包括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效用理論),生產理論,成本理論,競爭市場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產品與貨幣市場均衡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分析,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等。測試學生對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應用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有關問題的能力。

第一部分 微觀經濟理論

一、需求、供給與價格理論

l 需求理論

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線與需求規律     影響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數

需求定理                             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

l 供給理論

供給、供給表、供給曲線               影響供給的因素:供給函數

供給定理                             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

l 價格的決定

均衡價格含義及形成                   需求與供給變動對均衡的影響

l 需求價格彈性

需求價格彈性的含義與分類             影響需求彈性的因素

l 彈性理論的運用:需求彈性與總收益

二、消費者行為理論(效用理論)

l 效用

基數效用論與序數效用論    總效用與邊際效用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l 序數效用論

無差異曲線及特征          消費可能線(預算線)  消費者均衡

l 消費者行為理論的運用

消費者剩余                   消費者行為與需求定理

三、生產理論

l 生產要素與生產函數

l 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l 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的關系

l 等產量線與等成本線

l 規模報酬

四、成本與收益理論

l 成本

會計成本與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在企業決策中的作用

l 短期成本

短期成本的分類                各類短期成本的變動規律及其關系

l 長期成本

長期總成本                    長期平均成本         長期邊際成本

l 收益與利潤最大化

總收益、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    利潤最大化原則

五、競爭市場理論

l 市場結構

市場結構類型                  市場結構與企業行為的關系

l 完全競爭市場

完全競爭市場含義與特征    完全競爭市場需求曲線、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

利潤最大化的基本原則      完全競爭市場上的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

l 非完全競爭市場

完全壟斷、壟斷競爭和寡頭壟斷市場的條件及其特征

完全壟斷廠商的需求曲線、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

壟斷市場上的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了解)

壟斷競爭與完全競爭的比較

壟斷競爭市場上的產品差別競爭

第二部分 宏觀經濟理論

一、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l 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

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

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l 消費函數、儲蓄函數

l 乘數理論

l 其他宏觀經濟指標(了解)

物價指數                      失業率

二、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理論

l 投資的決定

實際利率與投資                 邊際效率

投資邊際效率曲線               預期收益與投資

l 商品市場的均衡(IS)曲線

l 貨幣市場的均衡(LM)曲線

l 利率的決定

三、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l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影響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影響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混合使用

l 經濟政策目標

充分就業                        價格穩定

經濟持續均衡增長                國際收支平衡。

l 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工具                    自動穩定與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

功能財政和預算盈余              充分就業預算盈余與財政政策方向

l 貨幣政策

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              存款創造和貨幣供給

債券價格與市場利息率的關系      貨幣政策及其工具

四、失業、通貨膨脹理論

l 失業理論

失業的分類                      自然失業率和自然就業率

失業的影響                      奧肯定律

l 通貨膨脹理論

通貨膨脹的含義與分類            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

通貨膨脹的原因                  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理論

供給推動的通貨膨脹理論          其他通貨膨脹理論

治理通貨膨脹的對策

l 菲利普斯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的提出              菲利普斯曲線的政策含義

《中觀經濟學基礎》

《中觀經濟學基礎》考試大綱概述:

學生應掌握中觀經濟學相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考察學生對中觀經濟學基本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注重對學生知識結構的考察,考察學生綜合運用中觀經濟學知識解決相關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資源生成與區域資源界定

1.資源生成

資源稀缺與資源生成,資源生成的含義,資源生成的特性,資源生成領域投資的高風險性表現,原生性資源,次生性資源,逆生性資源。

2.區域三類資源的界定

可經營性資源,非經營性資源,準經營性資源,準經營性資源向可經營性資源的轉換,準經營性資源的置換目標與規則。

3.區域三類資源的配置

區域三類資源的配置特點,區域三類資源的配置手段,準經營性資源配置載體、資本運營與問題揭示。

4.區域四階段資源配置

產業經濟競爭導向階段,城市經濟競爭導向階段,創新經濟競爭導向階段,共享經濟競爭導向階段。

二、區域政府雙重屬性

5.區域政府的經濟職能

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社會民生。

6.區域政府的“雙重角色”

區域政府的“準企業”角色,區域政府的“準國家”角色,區域政府雙重角色的辯證統一。

7.區域政府競爭

區域政府競爭特點,區域政府競爭政策,區域政府競爭的可能性與必然性,區域政府競爭目標函數,區域政府財政支出,區域政府競爭力決定機制(DRP模型),“三類九要素”競爭理論。

8.政府超前引領

區域創新與超前引領,超前引領的內涵,超前引領的原則,超前引領的手段,超前引領的目的,供給側超前引領“三駕馬車”,超前引領與凱恩斯經濟學理論的本質區別。

三、市場競爭雙重主體

9.現代市場經濟體系

現代市場體系的劃分,市場失靈的類型,政府失靈的類型。

10.市場競爭雙重主體

資源調配的兩大主體;企業競爭與區域政府競爭的關系,區域經濟競爭發展規律。

11.競爭中性

企業競爭中性原則,區域政府競爭中性原則。

四、成熟市場經濟“雙強機制”論

12.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

有效市場的劃分,有為政府的類型,“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模式組合。

13.經濟增長率

潛在經濟增長率,現實經濟增長率,中等收入陷阱。

14.經濟增長新引擎

全球投資新引擎,全球創新新引擎,全球規則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