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響:險與《職來職往》擦肩而過——摘自《響聊聊職場》(3)
更新:2018-12-7 19:58:34 發布:大學生必備網
到了2002年,湖南已經沒有三大球的職業隊了,這對于地方臺的體育頻道是毀滅性的打擊。北京體育頻道做得好,是因為北京本身的行政位置、經濟實力、城市形象,促進了當地球隊的建設,球市火了,體育電視媒體自然有得做,上海、廣東、遼寧都是如此。而在湖南做體育節目,越來越不掙錢,還得花大錢買外面的資源,所以體育節目平臺,慢慢變成入不敷出的狀態,改革的大刀劈了下來。
這一刀,劈斷了我的體育夢。
我跟《職來職往》的陰差陽錯
可能觀眾朋友們不知道,我曾經離《職來職往》很近,卻又差點沒機會站到這個節目里。
2009年秋天,我到北京出差,幸遇教育公司的副總楊金星,就是我剛到江蘇衛視時,主持的《名師高徒》的節目制作人,現在《職來職往》的制作人,還有一個制片主任,跟我約在金融街的一個小咖啡館,告訴我江蘇衛視跟中國教育一頻道準備合作,做一檔新節目。想用《非誠勿擾》的模式,當時《非誠勿擾》已經開始做三四個月了,收視特別好。但我們不做成交友的,我們做成找工作的,大家就開始討論。
那天我們從晚上八九點鐘開始,在一塊聊,一直聊到一兩點鐘人家打烊,外面雨一直不停地在下,我們聊了特別多。現場應該有多少盞燈?燈后面站著的是哪些類型的企業?該站著還是坐著?我們覺得求職者站著,企業高管也該站著,這是對人的一種起碼的尊重。
應不應該有一個人獨立在企業之外點評?是叫老師?還是起個洋氣的稱謂MR.JOB?應該是男士還是女士?
聊到了好多的事兒,策劃了特別多的文案。
那次聊天之后我就回南京了,節目籌劃組經常發給我最新的開會記錄、策劃文檔,我也會回復自己的意見。過了兩個月,這節目要錄樣片,在南京錄,就用《非誠勿擾》的棚,因為這樣的話會節省一些開支。
我知道他們要來錄了,可是沒有人通知我錄,這是怎么回事?原來因為那個時候我剛開始做一檔《歡喜冤家》的新節目,領導怕我分散精力,兩頭都顧不好,就讓其他同事錄制。我覺得沒什么,不過心里還是有一點兒小失落。畢竟我對這個節目很感興趣,前期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一起策劃、思考。但我很理解工作的安排,做好一檔節目就已經不容易了,也就沒再多想,希望可以在《歡喜冤家》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