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我也曾懷才不遇——摘自《響聊聊職場》(4)
更新:2018-12-7 19:58:56 發布:大學生必備網
經過面試、筆試之后,劉同,第一名,三四百人中的第一名。
掃大街也要掃出尊嚴
進入娛樂頻道,成為電視人,劉同感覺異常幸福。他立下雄心壯志,要一步一步朝著這個行業的頂峰,無限度地接近。
做記者,做出鏡記者,每天出鏡,還做專題。他說那時候自己跟神經病一樣,每天想各種各樣的花招,琢磨怎么娛樂大眾。晚上下班之后,他還去特別高級的網吧,看臺灣地區的節目,抄各種各樣的段子。
他周圍的那些親戚,縣城里的村里的,覺得他每天上電視好紅啊,肯定一年得賺100多萬吧?其實那時他的工資是一個月900多元錢,一年12000。有一年過春節他沒敢回家,就躲在長沙,因為所有人都等他回去給紅包,可他兜里只剩100多元,還欠同事1000多。
電視的激情很快抵不住荷包的羞澀,他想,該怎么才能讓自己的工資提高?想到個辦法,考研。干了一年夢想中的電視,他就辭職了,去考研,去考中傳和北電的導演系。
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復習,最終英文差了一分,他就帶著他的書上北京,看是不是能讓人家給他特招。這樣的冒失肯定沒有什么好結果,所以很快地,他連生活都沒法維持了。為了生存,他只能在準備調劑的同時,去找工作。
他又重新準備了簡歷,走進光線傳媒應聘。面試他的是現在光線的副總裁,一看簡歷,問了他幾個關于湖南臺的問題。
一年的湖南電視經歷,劉同是滿負荷地運轉和積累。第一屆《超級女聲》的宣傳報道是他做的,一檔娛樂新聞做這個題材的就他一個人,每天做三條新聞,從頭到尾的策劃、采編都是他,還要天天跟每個臺的總編室、兄弟節目部門溝通。所以面試官問的所有環節的問題,他都了解,面試官都懷疑他是不是臺長的兒子,怎么什么都知道?
面試順利通過,人家說第二天就能上班,不過工資給不了多高。劉同想,北京的生活成本是長沙的兩三倍,給不了多高,有2000元就行,1800元也行,實在不行就1500元吧,反正花600元錢租地下室,還有錢可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