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會中西,均衡發展
在今天這個信息化、全球化的時代里,只有融會中西才能成為真正有價值的國際化人才。
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每一個希望獲得成功的年輕人都應當在中西方各不相同的思想和文化范疇中尋找最適合自己,最能體現完整與均衡的文化精髓,并將中西方文化各自的優勢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同時發揮中國人講求紀律與服從、重視謙虛和毅力以及西方人強調創意與個性,鼓勵積極與勇氣的特長,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更容易地把握各種要素之間的完整與均衡關系。
中國和西方的年輕人在各自的文化傳統和教育環境的影響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格或優勢。根據我的經驗,大部分中國青年和美國青年的優勢可以用下表來概括。
中國學生 | 美國學生 |
求穩務實 | 有創新精神 |
有毅力 | 有熱情 |
講紀律、服從 | 有主動性 |
扎實的理論基礎 | 擅長獨立工作,想得深遠 |
含蓄,心里有想法不直說 | 直截了當地溝通、爭論 |
謙虛 | 自信 |
不同意也不說“不” | 不同意就說“不” |
很多人認為,在IT和其他高科技領域內,西方人表現得更為出色,因此中國人只有吸取西方的企業文化才能獲得一席之地。的確,IT產業內的一些新觀點、新理念和創新的思維確實與西方的科技發達有直接的關系。西方文化直截了當的溝通和主動參與的意識,以及強調團結合作的觀念和方法都值得我們認真
學習。
但在另一方面,當東方國家
努力追求現代化和工業化的時候,西方人卻在試圖回歸到東方傳統的價值理念中,許多優秀的企業管理者、科學家、
藝術家都開始認真研習儒學、佛教等東方文化,試圖從古老的東方尋找到最為恒久、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其實,對一個真正的成功者來說,他既需要西方的科技和理性,也需要東方的心胸與美德。相比之下,后者可能還更重要一些,因為東方文化影響的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東西。許多中華的傳統美德。例如“中庸之道”、“正大光明”、“學無止境”、“人貴有自知之明”、“將心比心”、“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等等,都可以成為我們在追尋成功時的最好指南。
所以,我要求大家兼顧中西的目的不在于渲染中國或西方的文化,而是要讓大家用不同風格、不同背景的思想充實自身,以達到均衡發展的最佳狀態。我最想強調的其實是中西文化相輔相成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我認為:
一個人甚至要同時具備多種看似相互矛盾的品質,才能在復雜的境遇中因具體情景不同而運用正確的一種。
用智慧在各種看似矛盾的因素之間主動選擇“完整”和“均衡”,這是“選擇成功”的最大秘訣。
梁啟超曾說:“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青年朋友們,中國是了不起的國家,她即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和最大的人才中心。這里有無數的機遇在等著你們,只要你們用智慧主動選擇,成功隨時都有可能降臨到你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