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學專業介紹_就業前景分析

作為臨床醫學的分支,腫瘤學無疑成為理論與實踐之間的一個橋梁。腫瘤研究的主要方向在產生的原因及根治,這幾乎覆蓋醫學基礎和臨床的絕大多數領域,其中與組織學:組織化學、生物化學、病理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藥理學、中醫藥學、放射學和臨床的工作尤為密切,同時也涉及許多其他學科如物理、遺傳學等。
1、腫瘤學專業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與腫瘤學專業相關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側重點。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為例,該專業碩士研究方向主要有:
01 腫瘤分子分型與個體化治療
02 腫瘤藥理與個體化治療
03 腫瘤信號轉導與靶向藥物
04 惡性腫瘤的靶向治療的研究
05 惡性腫瘤發病及轉移的分子標志
06 惡性腫瘤早期診斷及發病機制
07 EB病毒致癌機制的研究
08 腫瘤靶向藥物
09 腫瘤信號傳導和細胞周期調控
10 腫瘤免疫與免疫治療
11 腫瘤免疫逃逸與細胞免疫治療研究
12 腫瘤相關基因的研究
13 腫瘤發生和發展的分子機理
14 腫瘤的分子病因學及基因治療
15 腫瘤基因治療
16 腫瘤病理學
17 靶向治療分子機制
18 肺癌靶向治療
19 乳腺癌綜合治療
20 食管癌的個體化治療
21 肺癌分子分型研究
22 炎性器官功能損害的機制與防控方法
23 卵巢癌診治
24 婦科腫瘤診治進展
25 婦科腫瘤相關基因的研究
26 頭頸腫瘤診斷治療的基礎研究
27 膀胱癌動脈化療
28 激素非依賴性前列腺癌新型藥物研究
29 腎癌的微創外科治療
30 惡性腫瘤放射生物學行為
31 鼻咽癌分子指標的預后
32 鼻咽癌篩查指標的評價
33 腫瘤轉移機制
34 腫瘤納米靶向治療機制研究
35 血液腫瘤的臨床和基礎研究
36 膠質瘤綜合治療基礎研究
37 鼻咽癌綜合治療
38 腫瘤生物標志物的分子機理及其臨床應用研究
2、腫瘤學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在腫瘤學專業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熟悉科學研究的基本環節,能夠從事腫瘤學專業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并為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
3、腫瘤學專業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分析
腫瘤學專業就業方向
該專業畢業生可到各級醫院、高校和醫學科研單位從事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
腫瘤學專業就業前景
在過去數年中,艾滋病、SARS、禽流感乃至最新的手足口病等傳染性疾病,都對中國公共衛生領域構成巨大挑戰。然而,無論在世界范圍內還是在中國,以惡性腫瘤(癌癥)、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為代表的慢性病(或者說非傳染性疾病),卻正在成為更主要的長期威脅。今年5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在其最新公布的報告中就明確指出,非傳染性疾病正在成為人類最為致命的“殺手”。其中,惡性腫瘤位于首位。這樣的情況下,國家對腫瘤學專業的人才需求之大可想而知。
(一)人們健康觀念發生改變
如今,人口老齡化、吸煙、環境污染以及城鄉差異等多重因素,都是中國不斷攀升的癌癥死亡率的“肇事者” ,我們不難發現,由于以上種種原因,食道癌、胃癌、肝癌和結直腸癌等消化系統腫瘤已經成為各癌癥高發地區的主要惡性腫瘤類型。人們談癌色變。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自身健康狀況的檢查與預防,長期以來,中國將本就有限的衛生資源過度集中于晚期癌癥的治療,而忽視癌癥的預防,這是令人擔憂的問題。人們健康觀念的改變,無疑需要更多的腫瘤預防方面的人才去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癌癥防控是最終趨勢,畢業生需要深化自己
美國癌癥死亡率持續下降,首先歸功于控煙等預防措施的推行,其次是癌癥的早期發現,然后才是治療技術的進步等因素。此經驗和教訓可供中國借鑒 ,中國各地腫瘤醫院大多收入可觀,但癌癥防治的人才卻流失了。腫瘤的發病機理和作用機制還有很多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制定積極有效的預防方法是腫瘤學領域任務的重中之重,不可否認,在可怕的惡性腫瘤面前,人類的挑戰是巨大的,但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社會需要優秀的專業領域人才,去創新,去突破,因此,醫學領域,尤其是腫瘤方向的畢業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務大眾,乃至整個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