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陸軍工程大學有哪些專業招生
陸軍工程大學有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指揮信息系統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無人系統技術、網絡空間安全、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地雷爆破與破障工程、機械工程等專業(類)招生,具體信息如下:
2025陸軍工程大學軍人本科學科專業介紹
一、通信與電子信息學科群
發源于1931年創辦的紅軍無線電訓練班及在此基礎上成立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無線電學校(我軍歷史上最早培養信息通信類本科人才的專門院校),1952年在全軍率先創辦通信工程本科專業。設立了我國最早的衛星通信專業,開辦了我國第一個衛星通信系統培訓班,并建設了我國第一座教學用衛星通信地球站,研制了我國第一臺短波高速數據傳輸設備、第一部短波數字抗干擾電臺,自主創新研制的新一代短波通信系統性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 專業名稱:通信工程
★ 培養目標:機動通信、數據鏈系統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學習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基礎理論,以及通信傳輸與組網技術、信息處理技術、軍事通信系統與數據鏈系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培育開闊的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掌握扎實的數理基礎和先進通信技術,跟蹤把握國內外相關領域理論和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和趨勢,養成從事新型軍事通信裝備、復雜軍事通信網絡的設計開發、運用維護、組織訓練等工作的能力和素養。
★ 專業名稱:電子信息工程
★ 培養目標:信號分析、頻譜管控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學習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基本理論,以及智能電磁頻譜感知、先進光電探測、電子信號分析、智能情報處理和電磁頻譜管控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培養在電子對抗、技術偵察、電子情報處理等相關領域從事裝備設計開發、實驗評估、組織運用等工作的能力和素養。
二、網絡與指揮信息系統學科群
發源于1931年創辦的紅軍無線電訓練班及在此基礎上成立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無線電學校,設有全軍首批開設的指揮信息系統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等本科專業,以及全國首批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在軍用網絡控制與管理、指揮信息系統體系結構、軍事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與攻防對抗、戰場信息感知和理解處理技術、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等研究方向居于國內先進水平。
★ 專業名稱:指揮信息系統工程
★ 培養目標:指揮信息系統工程初級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現代通信、系統工程、軍事信息學等領域知識為主要支撐,聚焦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對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的軍事需求,主要學習計算機、指揮控制、通信系統、信息處理、軍事運籌、人工智能等專業領域工程技術基礎知識,掌握指揮信息系統的技術原理和應用方法,培養對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與工程研發能力,依托信息系統組織作戰、訓練的工程能力,以及組織、構建、運維指揮信息系統的崗位任職能力。
★ 專業名稱:網絡工程
★ 培養目標:網絡工程初級指揮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通信工程交叉融合專業,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及通信技術相關基礎理論和陸軍作戰基礎、軍事訓練、武器裝備等軍種基礎知識,掌握指揮打仗、組織訓練、管理教育、籌劃協調等基本技能,培養網絡設計規劃、構建運用、設備維護、監測管理、服務配置、應用開發等網絡工程實踐能力和技術研發能力,以及通信指揮和指控裝備組織運用等崗位任職能力。
★ 專業名稱:信息安全
★ 培養目標:信息安全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將計算機、通信和密碼技術相結合,具備國內一流的信息安全實驗教學環境和條件,是陸軍網絡安全防護人才培養的核心基地,創新構建“學、訓、研、戰”一體化設計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學習信息安全領域相關基礎知識和網絡安全、系統安全、內容安全等方向的專門知識,培養安全態勢感知、網絡安全防護和應急響應等專業能力。
★ 專業名稱:智能無人系統技術
★ 培養目標:智能無人系統工程初級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擁有軍隊“十四五”規劃重點建設實驗室“智能超算應用創新實驗室”,面向智能無人技術與應用、無人裝備使用與性能評估崗位培育專門人才。主要學習現代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信息處理等專業領域工程技術基礎知識,掌握智能無人技術原理、無人智能裝備運用和無人智能裝備試驗鑒定的基本方法,培養基于智能無人系統進行信息獲取與處理的能力。
★ 專業名稱:網絡空間安全
★ 培養目標:網絡空間安全初級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依托深厚的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底蘊,構建實戰牽引、技術前沿的課程體系,配備全軍一流實驗環境和網絡攻防靶場,師資力量雄厚,實戰經驗豐富。主要學習計算機原理、網絡通信、密碼學等基礎理論,以及網絡信息搜集、漏洞分析利用、滲透測試、網絡威脅反制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培養開展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網絡測繪與漏洞利用、網絡空間安全技術研發等工作的能力。
三、作戰工程保障學科群
發源于1953年創辦的“哈軍工”工兵工程系,擁有全國渡河(海)工程領域知名院士和相關領域國家級重點學科和實驗室,建成了工學和軍事學緊密結合,工程保障、工程裝備與工程技術相互融合、互為支撐的新型工程兵學科專業體系。先后支撐完成了被譽為“亞洲第一爆”的珠海炮臺山萬噸級大爆破,“金陵三爆”的南京城西干道高架橋爆破,上海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設,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天津港特大火災爆炸事故搶險救援以及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等多項重大任務。
★ 專業名稱: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 培養目標:道路橋梁和舟橋分隊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擁有院士領軍的師資隊伍,是全軍唯一培養從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研究、論證和作戰運用人才的專業。主要學習渡河原理與方法、裝備使用與組織,以及工程偵察、工程信息等專業知識,著眼培養學員軍用道路勘測設計、施工組織及裝備運用能力,軍用橋梁結構設計、架設組織及民用橋梁加固搶修能力,以及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理論分析、運用施訓、組織保障等能力。
★ 專業名稱:地雷爆破與破障工程
★ 培養目標:地雷爆破與破障分隊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警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因“亞洲第一爆”而享有盛譽,擁有“兵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全軍唯一培養地雷爆破與破障分隊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的專業。主要學習爆炸作用原理與爆破技術、地爆裝備技術及運用等專業知識,著眼培養學員在地雷爆破與破障裝備器材、爆破技術等領域開展研究、論證、設計以及軍事運用等能力。
★ 專業名稱:機械工程
★ 培養目標:工程機械裝備維修與管理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是軍隊與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專業,是全軍唯一培養從事軍用機械裝備設計與論證、試驗與監造、運用與指揮、維修與管理等業務人才的專業。主要學習機械裝備原理與結構、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知識,提升機械化、信息化素養,掌握機械裝備作戰運用、管理指揮、維護修理等專業技能,培養學員較強的崗位轉換能力和創新發展潛力。
★ 專業名稱:偽裝與防護工程
★ 培養目標:偽裝分隊初級指揮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建有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和軍隊重點實驗室,是全軍唯一的偽裝指揮與技術軍官培養基地。主要學習光學與紅外、雷達、材料等專業基礎知識和原理技術,系統掌握光學、電磁學、材料學等方面知識,培養學員開展偽裝與防護工程領域作戰指揮、訓練管理、技術研究、裝備運用等工作的能力。
★ 專業名稱:無人系統指揮與控制
★ 培養目標:無人破障初級指揮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培養從事無人破障裝備運用與技術保障的人才,學習掌握環境感知、導航控制、組網通信、爆炸毀傷基礎理論和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潛航器等無人裝備技術及破障運用方法,培養學員勝任無人破障分隊指揮崗位的能力。
★ 專業名稱:作戰指揮
★ 培養目標:工兵初級指揮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建有陸軍工程兵作戰全軍重點建設學科、陸軍工程兵模擬訓練中心和作戰實驗室,是全軍唯一專門培養工程兵作戰指揮人才的專業。主要學習計算機基礎、軍事運籌學、指揮信息系統、智能無人系統、工程兵信息化、道路橋梁爆破等工程兵專業知識,培育厚實的工程素養和作戰指揮理論基礎,培養學員分隊指揮、組訓管理和跨專業崗位轉換等任職能力。
四、國防工程與防護學科群
發源于1953年創辦的“哈軍工”工兵工程系,擁有全國首批院士和全軍首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土木工程是全軍首批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參加全國第四、第五輪學科評估均獲評A-。現有一支院士、長江學者和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領銜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1名。近年來,承擔國防工程領域國家級科研課題以及軍隊和國家人防重點課題百余項,取得了大批具有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
★ 專業名稱:土木工程
★ 培養目標:防護工程構筑分隊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學習國防工程、結構工程、巖土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指揮管理等學科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著眼培育厚實的科學文化基礎和過硬的軍政素質,培養學員成為從事技術研發、工程設計、運行管理及組織指揮等方面工作,既有專業能力又有指揮能力的指技融合型人才。
★ 專業名稱:軍事設施工程
★ 培養目標:工程建筑、維護分隊初級指揮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立足國防科技前沿,聚焦軍事設施保障需求,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科技,主要面向擔負工程建設、運維管理與作戰運用任務的指揮與技術軍官崗位,培養學員建設、運維和修理營房、陣地、機場、港口等軍事設施的能力。
★ 專業名稱:作戰環境工程
★ 培養目標:野戰給水分隊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著眼前沿軍事工程技術,聚焦戰場水文、地質、生存環境保障,突出無人平臺環境感知、多源數據融合等核心技能,培養學員環境信息獲取、仿真和分析評估能力,以及持續學習、實踐應用、創新突破和統籌指揮管理的綜合能力。
★ 專業名稱:國防工程及其智能化
★ 培養目標:工程保障、運維管理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學習國防工程、自動控制、人工智能、電氣工程、傳感通信、指揮管理等學科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掌握國內外專業領域前沿動態和軍兵種發展趨勢,培養學員設計構建、運行管理工程智能化保障系統及電氣系統等設施設備的能力。
★ 專業名稱: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培養目標:電能保障、能源安全防護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學習新能源發電、電力系統、能量變換、儲能傳能、智能控制、指揮管理等學科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掌握國內外新能源技術及能源安全領域前沿動態,培養學員設計構建、運維管理新能源發電與智能微電網系統,規劃設計能源系統安全與防護策略的能力。
五、兵器科學技術學科群
發源于1947年在山東諸城創建的我軍第一個“軍械干部訓練隊”和1949年在通縣創辦的“軍委后勤部軍械訓練大隊”。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為國家重點一級學科,設有兵器科學與技術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建有2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重大科研平臺,2個國家級教學平臺,4個軍隊重點實驗室,參加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獲評A-。現有一支院士、國家“”人才和軍隊科技領軍人才領銜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裝備預先研究等課題200余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1項、二等獎135項。
★ 專業名稱:武器系統與工程
★ 培養目標:武器裝備維修與管理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學習武器系統總體、武器裝備綜合保障和作戰運用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火炮與自動武器原理、彈道學、武器系統控制、火力系統構造、裝備保障指揮、武器系統運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專業技能,培養學員勝任武器裝備運用與保障工作的能力。
★ 專業名稱:車輛工程
★ 培養目標:車輛裝備運用、技術保障初級技術軍官
★專業介紹:本專業支撐學科“機械工程”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擁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軍隊“2110工程”“雙重建設”實驗室。主要學習履帶和輪式車輛總體設計論證、發動機、傳動、轉向、制動、電氣、液壓系統等專業知識和裝甲車輛駕駛與運用、維修與管理等專業技能,培養機械、電子、液壓等相應專業工程素養。
★ 專業名稱: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
★ 培養目標:彈藥保障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支撐學科“兵器科學與技術”為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建有軍隊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主要學習機械基礎、電工電子技術基礎、理論力學、爆炸物理學、近感探測原理等基礎知識,以及彈藥學、制導彈藥技術、彈藥作戰運用等專業知識。
★ 專業名稱:裝備保障
★ 培養目標:通用裝備保障初級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以電子電工技術、機械制圖與設計、裝備系統工程、裝備維修工程、裝備供應工程等為學科基礎,主要學習裝備管理、裝備保障、分隊組訓等專業知識,培養學員領導管理能力、系統決策能力、籌劃運用能力和組織指揮能力。
★ 專業名稱:裝備經濟管理
★ 培養目標:裝備采購、審價、項目管理初級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支撐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軍事裝備學”,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軍隊重點實驗室。以經濟學、管理學為基礎,主要學習裝備經濟管理、裝備采購理論、裝備合同管理等專業知識,培養學員“經濟師+質量師”的復合能力。
★ 上述5個專業實行“2+2”培訓模式,即:被錄取的學員,一二年級在我校本部(江蘇南京)學習基礎課程,三四年級轉入我校石家莊校區(河北石家莊)學習專業課程。
★ 專業名稱:無人系統指揮與控制
★ 培養目標:無人機運用與指揮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該專業實行“2+2”培訓模式,被錄取的學員,一二年級在我校本部(江蘇南京)學習基礎課程,三四年級時,部分轉入我校石家莊校區(河北石家莊)學習專業課程,部分轉入陸軍航空兵學院(北京)學習專業課程。轉入石家莊校區的學員主要學習電工電子技術、自動控制、運籌學等基礎理論,以及裝備原理、裝備構造、裝備勤務、裝備運用和分隊指揮等專業知識,培養帶領分隊遂行各類任務的能力,主要面向陸軍無人機分隊相關崗位。轉入陸軍航空兵學院的學員主要學習無人機飛行器、飛行控制、導航、兵器操作的基礎理論,以及從事無人機飛行訓練及運用的基本知識與技能,聚焦從事無人機系統運用與技術管理的指揮技術結合型人才進行培養,主要面向無人機專業初級指揮及技術軍官崗位。
六、裝備信息技術學科群
發源于1949年在通縣創辦的軍械學校,當時開設的高射觀測器材專業是當前火力指揮與控制工程專業、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前身,1955年開設的雷達專業是當前雷達工程專業前身。光學工程學科是陸軍唯一“光學工程”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是全軍唯一培養通用光電裝備技術保障與指揮人才的學科。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基金等重大科研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9項,二等獎115項,科研學術成果已經在陸軍炮兵、防空兵武器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
★ 專業名稱: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培養目標:光電裝備運用、技術保障初級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面向陸軍各類型部隊和其他軍兵種部隊的裝備保障分隊、偵察分隊、電抗分隊相關崗位,主要培養學員運用保障光電裝備的能力和指揮裝備保障分隊的能力。
★ 專業名稱:火力指揮與控制工程
★ 培養目標:火控指控裝備運用、保障初級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學習自動控制、通信、網絡、電子技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掌握火力控制與指揮控制裝備的基本原理、典型構造、保障理論與維修技術,培養學員熟練運用相關裝備并開展相應技術保障、專業組訓、分隊指揮等工作的能力。
★ 專業名稱:雷達工程
★ 培養目標:雷達技術應用與裝備運用保障初級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面向雷達裝備論證監造、試驗評估、技術保障、指揮管理以及作戰運用崗位,擁有型號齊全的陸軍雷達裝備,功能完備的專業實驗室和裝備專修室。主要學習電子工程、信息技術、計算機科學等基礎理論,以及微波技術、信號處理、雷達原理與維修等專業知識,培養學員適應專業發展和崗位拓展的能力。
★ 專業名稱:導彈工程
★ 培養目標:導彈裝備初級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面向地空導彈武器裝備相關崗位,專業支撐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儀器科學與技術”為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裝備測試與故障診斷技術實驗中心等“2110工程”重點建設系列實驗室。主要學習電子技術、制導與控制技術、導彈系統原理、保障理論與維修技術、典型防空導彈裝備原理與構造、裝備信息化等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學員導彈工程專業素養和地空導彈裝備技術保障、專業組訓、分隊指揮能力。
★ 專業名稱:無人裝備工程
★ 培養目標:無人裝備保障初級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面向無人裝備論證監造、試驗評估、裝備管理和技術保障等相關崗位,主要學習電工與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無人平臺、導航與控制、測控通信、探測識別、裝備保障及典型無人裝備等技術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學員無人裝備技術研究、裝備管理、技術保障、專業組訓和保障指揮等能力。
★ 上述5個專業實行“2+2”培訓模式,即:被錄取的學員,一、二年級在校本部(江蘇南京)學習基礎課程,三、四年級轉入石家莊校區(河北石家莊)學習專業課程。
七、船艇相關專業
★ 專業名稱:航海技術
★ 培養目標:船艇航通等部門初級指揮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面向陸軍船艇部隊和其他軍兵種部隊的艦艇航通(海)長崗位,主要學習航海、觀察、通信、指揮及相關學科專業領域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學員遂行艦艇作戰所需的航海與通信保障等基本能力,使之能夠協助艦(艇)長實施艦艇指揮、艦艇訓練、艦艇管理等業務工作。
★ 專業名稱:輪機工程
★ 培養目標:船艇機電部門初級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培養學員艦艇機電設備使用、管理、維修和損害管制等專業技能和艦艇機電部門裝備運用、組織指揮、組訓管理等基本任職能力,使學員能夠勝任船艇部隊船艇機電長崗位,并且具有修理分隊營連長、工程師、裝備機關參謀等后續崗位任職發展潛力。
★ 專業名稱:作戰指揮
★ 培養目標:船艇初級指揮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學習作戰指揮學科專業基本知識,掌握船艇戰術、船艇操縱、船艇邊防勤務、船艇管理、船艇軍事訓練、船艇武器等專業理論和方法,培養學員良好的指揮素養和創新精神,以及組織指揮、管理教育和裝備運用等能力。
★上述3個專業實行“2+2”培訓模式,即:被錄取的學員,一、二年級在校本部(江蘇南京)學習基礎課程,三、四年級轉入鎮江校區(江蘇鎮江)學習專業課程。
八、陸航相關專業
★ 專業名稱:航空電子電氣工程
★ 培養目標:航電初級技術軍官(警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培養從事直升機綜合航電設備維修和管理的指揮技術結合型人才,主要學習通信導航、航空儀表、直升機電氣控制、飛行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理論,掌握直升機綜合航電設備維修和管理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完成直升機機務專業(綜合航電方向)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的基本訓練。
★ 專業名稱: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 培養目標:航空機械初級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培養從事直升機航空工程機械維修管理的指揮技術結合型人才,主要學習直升機、發動機、直升機維護管理的基本理論,掌握直升機與發動機維護、修理和組織管理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完成直升機機務專業(機械方向)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的基本訓練。
★ 專業名稱:武器系統與工程
★ 培養目標:航空軍械初級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培養從事直升機航空武器系統維修和管理的指揮技術結合型人才,主要學習航空自動武器、航空火力控制原理、機載導彈武器系統的基本理論,掌握直升機航空武器維修和管理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完成直升機機務專業(軍械方向)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的基本訓練。
★上述3個專業實行“2+2”培訓模式,即:被錄取的學員,一、二年級在校本部(江蘇南京)學習基礎課程,三、四年級轉入陸軍航空兵學院(北京)學習專業課程。
★ 專業名稱:無人系統指揮與控制
★ 培養目標:無人機運用與指揮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
★ 專業介紹:本專業實行“2+2”培訓模式,被錄取的學員,一、二年級在校本部(江蘇南京)學習基礎課程,三、四年級部分轉入我校石家莊校區(河北石家莊)學習專業課程,部分轉入陸軍航空兵學院(北京)學習專業課程。
轉入石家莊校區的學員主要學習電工電子技術、自動控制、運籌學等基礎理論,以及裝備原理、裝備構造、裝備勤務、裝備運用和分隊指揮等專業知識,培養帶領分隊遂行各類任務的能力,主要面向陸軍無人機分隊相關崗位。轉入陸軍航空兵學院的學員主要學習無人機飛行器、飛行控制、導航、兵器操作的基礎理論,以及從事無人機飛行訓練及運用的基本知識與技能,聚焦從事無人機系統運用與技術管理的指揮技術結合型人才進行培養,主要面向無人機專業初級指揮及技術軍官崗位。
九、特戰相關專業
★ 專業名稱:①作戰指揮 ②偵察情報
★ 培養目標:偵察兵分隊初級指揮軍官
★ 專業介紹:2個專業主要學習軍事基礎理論和技能、自然科學基礎理論、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管理科學基礎知識,學習偵察與情報處理、偵察兵戰術、偵察分隊戰術、偵察兵訓練等專業課程,以及儀器偵察、武裝偵察、特種偵察、無人偵察等偵察技能,掌握情報搜集傳輸、情報分析整編、戰場態勢融合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養學員戰略視野、戰術思維和情報意識,具備從事偵察情報對抗和研發、裝備原理及使用、戰法研究、作戰指揮和管理部隊的任職能力。
★上述2個專業實行“2+2”培訓模式,即:被錄取的學員,一、二年級在校本部(江蘇南京)學習基礎課程,三、四年級轉入陸軍特種作戰學院學習專業課程。
2025陸軍工程大學人防本科專業介紹
我校為全國人防系統定向培養人防學員,建筑學本科專業學制為5年,其他本科專業學制為4年。人防學員入校后不參軍,畢業后主要面向人防系統自主就業。
★專業名稱: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培養目標:全國人防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工程師
★專業介紹:本專業源于1953年“哈軍工”電氣專業,立足于國家人民防空、城市地下空間、地下隧道建筑等重大需求,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智能電網與智慧能源、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等崗位發展需要,培養學員系統掌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基本原理與知識方法,強化電力系統、自動控制、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專業知識能力素質培養,勝任人防電氣、電力能源、自動控制與人工智能等領域設計、研發、管理崗位的需求,成為具有適應未來發展潛力、行業競爭力的高素質專門技術人才。
★專業名稱:通信工程
★培養目標:全國人防通信領域工程師
★專業介紹:本專業依托由院士領銜的陸軍工程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優勢學科教學團隊建設,主要學習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絡方面的基礎理論、組成原理和設計方法,接受通信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現代通信系統和網絡的設計、開發、調測和工程應用的基本能力。培養具備通信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系統掌握現代通信技術,能在信息通信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設備制造和網絡運維的科技人才。學員畢業后可在人防工程從事與通信工程相關的科研、技術開發、經營及管理工作,也可在信息技術相關行業領域從事科研、技術開發、經營及管理工作,專業品牌知名度高,就業前景廣闊。
★專業名稱:網絡工程
★培養目標:全國人防指揮自動化技術工程師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學習計算機、通信以及網絡方面的基礎理論、設計原理,掌握計算機網絡系統的規劃設計、維護管理、安全保障和應用開發相關的理論、知識、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綜合素質,能夠承擔計算機網絡系統設計、開發、部署、運行、維護等工作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學員畢業可在人防系統或者國家機關、科研機構、學校、工廠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應用軟件及網絡技術的研究、設計、制造、運營、開發及系統維護和教學、科研等工作。
★專業名稱:土木工程
★培養目標:全國人防工程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工程師
★專業介紹:本專業源自1953年“哈軍工”筑城專業,辦學歷史悠久,積淀底蘊深厚,學院是軍隊院校中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認證的唯一院校。專業主要講授并掌握城市人防工程、地下空間以及韌性城市建設相關的工程結構、防災減災、安全防護等基本理論與知識,培養學員具備從事土木工程(人防)項目規劃與設計、施工與管理、研究與創新的綜合專業素養,具備在人防工程、地下空間開發與利用以及市政基礎設施更新等相關領域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較為廣闊的就業前景。
★專業名稱: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培養目標:全國人防通風空調與給排水工程師
★專業介紹:本專業立足人防工程、地下建筑、隧道等地下空間,面向地面建筑,涵蓋健康、能源、環境等主題內容,支撐健康中國、低碳中國、智慧人防等國家與行業重大需求。畢業生主要從事建筑環境綜合控制、建筑節能和智能運維技術領域工作,是具有空調、供暖、通風、建筑給排水、智能建筑等系統的設計、施工、調試、運行管理能力的復合型工程技術應用和管理人才。本專業自1986年開始招生,自2003年起連續4次通過國家住建部高等教育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評估,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專業名稱:建筑學
★培養目標:全國人防工程建筑設計工程師
★專業介紹:本專業是全國唯一培養人防工程建筑學的特色專業。專業面向城市人防工程、城市更新建設等現實需求,系統講授建筑設計、城市規劃原理、人防工程與防災減災等基本理論與知識,培養工程(人防)項目規劃策劃、方案設計、建筑設計和施工圖設計與運用等方面的能力,強化專業素養和美學修養。具備在人防及地下建筑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規劃設計、管理運維的復合型、多崗位適應能力。
★專業名稱:工程管理
★培養目標:全國人防建筑施工組織管理與監理工程師
★專業介紹:本專業是工程技術與管理科學相結合的交叉復合型學科,培養具備土木工程技術、管理學、經濟學和建設法規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理論,具備從事人防工程及相關領域全壽命期的綜合管理能力,能夠從事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項目全過程咨詢和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畢業后可從事建設項目的前期策劃、可行性研究、投資決策、施工管理、合同管理、進度管理、造價管理、質量管理、工程監理、工程咨詢等工作。本專業自1995年開始招生,自2015年起連續2次通過國家住建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專業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