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及事跡【“銀發知播”群體】

2022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銀發知播”群體--千秋不老春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茫茫人海,總有人會給世界帶來長嘆、帶來憤慨,也總有人讓世界溫暖著、美好著。感動的力量,讓我們面對茫茫人海仍然相信,仍然熱愛,對自己,對生活,對未來。
春蠶不老,夕陽正紅,沒有墻壁的教室,不設門檻的大學,白發人創造的流量,匯聚成真正的能量。知播,知播,傳播知識與文化,始終是你們執著的方向。
【人物事跡】
“銀發知播”群體成員 | ||
姓名 | 年紀(2023年) | 職務(職業) |
歐陽自遠 | 88歲 |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汪品先 | 86歲 | 同濟大學教授、海洋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王廣杰 | 82歲 | 退休電工教師 |
王渝生 | 80歲 | 中國科技館原館長、中國科學院博士 |
柳冠中 | 79歲 | 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 |
褚君浩 | 78歲 |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復旦大學光電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
鄭緯民 | 77歲 |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
舒德干 | 77歲 | 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薄慕明 | 74歲 | 神經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吳於人 | 73歲 | 同濟大學退休物理教授 |
楊維云 | 73歲 | 退休小學語文老師 |
戴建業 | 67歲 |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
唐守平 | 62歲 | 退休物理教師 |
他們的名字值得銘記,他們平均年齡77歲,熱衷于傳播知識與文化。甚至在感動中國播出的時刻還有老師在直播。 |
他們是一群退休的高校教師,有學識淵博的兩院院士,也有職業中學的電工教師,有匠心獨運的藝術大師,有他們身處不同的地方,涉足著不同的領域,但同樣借助短視頻、直播這些新興的傳播方式,將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悟所感,傳播給課堂之外,更廣大的人群。
當一群充滿智慧與人生閱歷的老人,退休之后依然發揮余熱,積極觸網,不怕辛苦和繁瑣,將畢生所學與年輕的網友們分享,讓知識的種子乘著網絡東風,飄散得更遠更廣,灑落在更多人的夢田。甘于奉獻躬自厚,靜水流深行且堅,不約而同地默契,不計回報地啟迪,雖然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卻也依然讓人熱血沸騰,感銘深刻。
這批退休教師,如今也以各種方式活躍在抖音平臺,科普問答,專題講座,公開課等等,為那些渴求知識,對大千宇宙興致勃勃,卻由于條件所限,無法進入科研院所、學校聽大師課的人們,開啟了一扇扇流光溢彩的科學之門。
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的歐陽自遠院士在抖音短視頻中為青少年解答了“我們能聯系到外星人嗎?”這一經典問題,超過110萬網友點贊;海洋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通過《十萬個為什么》官方抖音賬號,講解“為什么海水是藍色的,海浪是白色的”,引發人們對于海洋科學的綺麗幻想;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的褚君浩院士,在抖音暢聊人們日常生活中“看不見的光”,培養青少年的科學好奇心;50年教齡的語文教師楊維云,在抖音直播間教拼音,在聲韻相拼中幫沉默的人們彌補“不識字”的遺憾;更不用說,早就出圈的“不刷題的吳姥姥”吳於人、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都早已習慣用抖音公開課,短視頻等方式,向網友分享他們的學識和觀點。
銀發教師們的堅持和努力,建造起了一間間沒有墻壁的教室,一所所不設門檻的大學,既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傳播最高精尖的知識,也能不厭其煩地教授漢語拼音這樣的基礎課程,白發人創造的流量,匯聚成積極而磅礴的能量,推動著更多人去擁抱知識,探索未知,享受學習的快樂!而每一個因銀發教育者的努力而受益的人,都借助著新興的傳播方式,與他們在知識的世界里相遇,都會感受到他們無私奉獻的熱情,這種相遇和感受,本身就有著搖撼心靈,令人感動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