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考研大綱
本文為大家整理的是2025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考研大綱,以下是具體內容,供大家參考,祝大家備考順利,成功上岸!
說明:由于專業課考試為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題,所以我們復習的時候就要以各院校公布的考試范圍、考試內容、考試重點為準,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801電工學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1. 電工部分
電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對電路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等基礎知識的掌握,測試考生對相關理論及分析方法的掌握情況,以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復雜綜合問題的能力
2.電子部分
電子部分主要考察學生對電子元件原理、應用、計算等基礎知識的掌握,測試考生對相關理論及分析方法的掌握情況,以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復雜綜合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的內容及比例
1.電工部分(占50%)
(1)電路分析及其方法
電路模型及組成部分,電壓、電流及其參考方向,電阻串并聯計算、電位概念與計算。基爾霍夫定律、疊加定理、戴維寧定理的分析與計算,電壓源與電流源兩種電源模型等效變換。電路暫態分析的儲能元件和換路定則,RC電路的零輸入響應,零狀態響應。
(2)正弦交流電路:正弦量的三要素、瞬時值、有效值、相位差、相量、相量圖,單一R、L、C元件交流電路的電壓與電流相量關系與相量圖,感抗、容抗的計算與分析;功率、電壓、阻抗三角形關系;RLC電路串并聯計算及相量分析方法,串聯諧振電路計算與分析;正弦交流電路的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功率因數的概念及計算;功率因數提高方法。
三相電壓、三相電路中的的負載的連接方法及三相電路功率的計算方法。
(3)籠型三相異步電機構造與工作原理,常用控制電器符號及各自作用,籠型電機直接啟動、正反轉控制線路、行程控制、時間控制原理與分析。
2.電子部分(占50%)
(1)半導體器件:半導體器件導電特性、二極管、穩壓二極管、雙極型晶體管、光電器件的特性與應用。
(2)基本放大電路:共發射放大電路組成與分析計算,靜態工作點、射極輸出器分析與計算。
(3)集成運算放大器: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特點和技術參數,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分析方法,集成運算放大器線性區的分析依據——虛短、虛斷,集成運算放大器在信號運算方面的應用。
(4)直流穩壓電源
整流電路、濾波器、直流穩壓電源的特點與應用。
(5)門電路和組合邏輯電路
數字電路的信號、元件和進制。基本門電路及其組合,與門、或門、非門、與非門、或非門等基本門電路的邏輯功能及其實現。邏輯代數的運算法則,邏輯函數的表示方法與化簡。組合邏輯電路功能的分析和設計,RS觸發器、JK觸發器、D觸發器。
三、試卷類型及比例
1.電工部分(占50%)
(1)選擇題,約占10%~30%。
(2)計算題、簡答題、電路分析改錯題,約占70%~90%。
2.電子部分(占50%)
(1)選擇題,約占10%~30%。
(2)計算題、簡答題、電路分析設計題,約占70%~90%。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為3小時(滿分150 分)。
五、參考書
秦曾煌主編,電工學簡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點擊查看詳細內容:https://kjc.tsguas.edu.cn/info/1096/1457.htm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803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1.機械原理部分
主要考查學生對機構學與機器動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常用機構的分析與設計方法的
掌握,以及相關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機械設計部分
主要考查學生對通用機械零件設計計算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運用基本理論和
方法解決一般機械設計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的內容及比例
1.機械原理部分(占 50%)
(1)機構的組成和結構分析:結構分析、自由度計算、拆桿組、確定機構的級別。
(2)平面機構的運動分析:速度瞬心法進行機構的速度分析、理解相對運動圖解法的基本
概念、平面矢量的復數極坐標表示法、平面機構的整體運動分析法。
(3)平面機構的力分析:不考慮摩擦時平面機構的動態靜力分析、平衡力和平衡力矩的直
接解析確定、機械的效率和運動副中的摩擦及自鎖。
(4)平面連桿機構及其設計: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和特點、平面連桿機構的運動和動力特
性、平面連桿機構的綜合概述和剛體位移矩陣、平面剛體導引機構的綜合、平面函數生成機
構的綜合、平面軌跡生成機構的綜合、按行程速度變化系數綜合平面連桿機構。
(5)凸輪機構及其設計:從動件的運動規律及特點、平面凸輪廓線設計、平面凸輪機構基
本尺寸的確定。
(6)齒輪機構及其設計:齒輪機構的特點、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基本參數和尺寸計
算、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嚙合傳動、漸開線齒輪的加工原理、變位齒輪傳動、漸開線直齒
圓柱齒輪的幾何設計、斜齒圓柱齒輪機構運動特點和設計方法、蝸桿機構和直齒錐齒輪機構
的運動特點和設計方法。
(7)輪系及其設計:定軸輪系的傳動比計算、周轉輪系的傳動比計算、復合輪系的傳動比
計算、輪系的功用。
(8)其他常用機構:間歇運動機構運動特點、組合機構類型運動特點、螺旋機構運動特點。
(9)機器的運轉和調速:多自由度機械系統的動力學分析、單自由度機械系統的動力學分
析、機械的速度波動及其調節、飛輪設計方法。
(10)機械的平衡:機械平衡的目的分類與方法、剛性轉子的平衡設計、剛性轉子的平衡試
驗。
2.機械設計部分(占 50%)
(1)機械零件工作能力及計算準則。
(2)注重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的機械零件的疲勞強度計算、摩擦、磨損及潤滑。
(3)注重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的連接(螺紋組合計算、鍵、花鍵、過盈)強度校核。
(4)注重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的機械傳動(帶、鏈、齒輪、蝸桿)的傳動特點和設計方法。
(5)注重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的軸的強度校核方法。
(6)注重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的滾動軸承的組合結構設計與壽命計算、滑動軸承的傳動特點。
(7)聯軸器和離合器傳動特點。
(8)彈簧基本知識:材料特點、彈簧特性線、旋繞比、強度、剛度特點。
三、試卷類型及比例
1.機械原理部分(占 50%)
(1)填空題、選擇題,約占 10%~20%。
(2)計算題、圖解分析題,約占 80%~90%。
2.機械設計部分(占 50%)
(1)填空題、選擇題,約占 20%~30%。
(2)分析題、簡答題,約占 10%~15%。
(3)計算題、結構設計題,約占 55%~70%。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為 3 小時(滿分 150 分)。
五、參考書
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上、下冊),第 4 版,張策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