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分能上廣州中醫藥大學(附2024年投檔分數線)
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和家長想知道多少分能上廣州中醫藥大學,本文為大家整理了廣州中醫藥大學2024年在全國各省市投檔分數線,包含新高考和老高考地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異議,還請以各省市教育考試院和學校公布的信息為準。
說明:通常來說,投檔分數線每年是會變動的,但是分數對應的位次通常變化不大。
1、廣州中醫藥大學投檔分數線(廣東)
年份 | 省份 | 科類 | 批次 | 院校名稱 | 專業組 | 投檔線 |
2024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1 | 603 |
2024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3 | 564 |
2024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2 | 559 |
2024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5 | 549 |
2024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6 | 548 |
2024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4 | 547 |
2024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7 | 547 |
2024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9 | 537 |
2024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8 | 532 |
2023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1 | 611 |
2023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2 | 578 |
2023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3 | 554 |
2023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4 | 551 |
2023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9 | 609 |
2023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10 | 585 |
2023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11 | 540 |
2022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1 | 601 |
2022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2 | 571 |
2022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3 | 552 |
2022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5 | 551 |
2022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4 | 550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09 | 586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10 | 569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11 | 535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212 | 533 |
2、廣州中醫藥大學投檔分數線(其他省份)
傳統高考省份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批次 | 院校名稱 | 投檔線 |
2024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405廣州中醫藥大學 | 532 |
2024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4405廣州中醫藥大學 | 584 |
2024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408廣州中醫藥大學 | 575 |
2024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一批 | 4408廣州中醫藥大學 | 575 |
2024 | 寧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420廣州中醫藥大學 | 480 |
2024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A類 | 2356廣州中醫藥大學 | 599 |
2024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B類 | 2356廣州中醫藥大學 | 509 |
2024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A類 | 2356廣州中醫藥大學 | 589 |
2024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B類 | 2356廣州中醫藥大學 | 532 |
2024 | 陜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6009廣州中醫藥大學 | 557 |
2024 | 陜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009廣州中醫藥大學 | 570 |
新高考省份(3+3模式)
年份 | 省份 | 批次 | 院校名稱 | 專業組 | 投檔線 |
2024 | 北京 | 本科 | 4414廣州中醫藥大學 | 02 | 573 |
2024 | 北京 | 本科 | 4414廣州中醫藥大學 | 01 | 540 |
2024 | 天津 | 本科A段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035003 | 595 |
2024 | 天津 | 本科A段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035002 | 594 |
2024 | 天津 | 本科A段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035001 | 573 |
新高考省份(3+1+2模式)
年份 | 省份 | 科類 | 批次 | 院校名稱 | 專業組 | 投檔線 | 備注 |
2024 | 安徽 | 物理 | 本科 | 1429廣州中醫藥大學 | 002專業組 | 579 | |
2024 | 安徽 | 物理 | 本科 | 1429廣州中醫藥大學 | 001專業組 | 564 | |
2024 | 安徽 | 物理 | 本科 | 1429廣州中醫藥大學 | 003專業組 | 557 | |
2024 | 安徽 | 歷史 | 本科 | 1429廣州中醫藥大學 | 001專業組 | 572 | |
2024 | 安徽 | 歷史 | 本科 | 1429廣州中醫藥大學 | 002專業組 | 560 | |
2024 | 廣西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102 | 581 | |
2024 | 廣西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103 | 578 | |
2024 | 廣西 | 物理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101 | 573 | |
2024 | 廣西 | 歷史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106 | 575 | |
2024 | 廣西 | 歷史 | 本科 | 10572廣州中醫藥大學 | 105 | 558 | |
2024 | 江蘇 | 物理 | 本科 | 5420廣州中醫藥大學 | 02專業組 | 575 | |
2024 | 江蘇 | 歷史 | 本科 | 5420廣州中醫藥大學 | 01專業組 | 550 | |
2024 | 江西 | 物理 | 本科 | 1665廣州中醫藥大學 | 501第501組 | 583 | |
2024 | 江西 | 物理 | 本科 | 1665廣州中醫藥大學 | 502第502組 | 558 | |
2024 | 江西 | 歷史 | 本科 | 1665廣州中醫藥大學 | 101第101組 | 577 | |
2024 | 江西 | 歷史 | 本科 | 1665廣州中醫藥大學 | 102第102組 | 566 | |
2024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H77203 | 582 | |
2024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H77204 | 577 | 護理類 |
2024 | 湖北 | 歷史 | 本科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H77201 | 567 | |
2024 | 湖北 | 歷史 | 本科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H77202 | 567 | 護理類 |
2024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4412廣州中醫藥大學 | 105第105組 | 578 | |
2024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4412廣州中醫藥大學 | 107第107組 | 562 | |
2024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4412廣州中醫藥大學 | 104第104組 | 556 | |
2024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4412廣州中醫藥大學 | 106第106組 | 532 | |
2024 | 湖南 | 歷史 | 本科 | 4412廣州中醫藥大學 | 101第101組 | 562 | |
2024 | 湖南 | 歷史 | 本科 | 4412廣州中醫藥大學 | 102第102組 | 558 | |
2024 | 甘肅 | 物理 | 本科C段 | 3003廣州中醫藥大學 | 001 | 559 | |
2024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2551廣州中醫藥大學 | 500選考化學 | 601 | |
2024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2551廣州中醫藥大學 | 999不限選考科目 | 585 | |
2024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2551廣州中醫藥大學 | 600選考生物學 | 581 | |
2024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2551廣州中醫藥大學 | 600選考生物學 | 579 | |
2024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2551廣州中醫藥大學 | 999不限選考科目 | 555 | |
2024 | 黑龍江 | 物理 | 本科 | 2037廣州中醫藥大學 | 001第001組 | 546 |
廣州中醫藥大學(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位于廣州市,是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廣東省“211工程”建設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和“中醫拔尖創新人才模式改革試點項目”高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具有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資格高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衛生部臨床藥理研究基地、中國中醫藥師培訓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兩所中醫藥高校之一。
學校辦學基礎為創立于1924年的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1956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廣州中醫學院,是新中國首批4所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1995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現名;原屬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領導,于2000年轉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廣東省管理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