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分能上華僑大學(附2024年投檔分數線)
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和家長想知道多少分能上華僑大學,本文為大家整理了華僑大學2024年在全國各省市投檔分數線,包含新高考和老高考地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異議,還請以各省市教育考試院和學校公布的信息為準。
說明:通常來說,投檔分數線每年是會變動的,但是分數對應的位次通常變化不大。
1、華僑大學投檔分數線(福建)
年份 | 省份 | 科類 | 批次 | 院校名稱 | 專業組 | 投檔線 | 備注 |
2024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29華僑大學 | 500選考化學 | 585 | 臨床醫學 |
2024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28華僑大學 | 500選考化學 | 584 | |
2024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30華僑大學 | 500選考化學 | 569 | 面向泉州 |
2024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28華僑大學 | 999不限選考科目 | 566 | |
2024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31華僑大學 | 500選考化學 | 566 | 面向廈門 |
2024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31華僑大學 | 999不限選考科目 | 553 | 面向廈門 |
2024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30華僑大學 | 999不限選考科目 | 537 | 面向泉州 |
2024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30華僑大學 | 700選考思想政治 | 552 | 面向泉州 |
2024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28華僑大學 | 700選考思想政治 | 546 | |
2024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31華僑大學 | 700選考思想政治 | 543 | 面向廈門 |
2024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28華僑大學 | 999不限選考科目 | 536 | |
2024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30華僑大學 | 999不限選考科目 | 534 | 面向泉州 |
2024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31華僑大學 | 999不限選考科目 | 523 | 面向廈門 |
2023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10華僑大學 | 500專業組 | 567 | 臨床醫學 |
2023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11華僑大學 | 999專業組 | 561 | 面向泉州 |
2023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12華僑大學 | 999專業組 | 552 | 面向廈門 |
2023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11華僑大學 | 500專業組 | 551 | 面向泉州 |
2023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09華僑大學 | 999專業組 | 545 | |
2023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12華僑大學 | 500專業組 | 545 | 面向廈門 |
2023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11華僑大學 | 506專業組 | 544 | 面向泉州 |
2023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09華僑大學 | 506專業組 | 543 | |
2023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09華僑大學 | 500專業組 | 541 | |
2023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12華僑大學 | 506專業組 | 539 | 面向廈門 |
2023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11華僑大學 | 700專業組 | 558 | 面向泉州 |
2023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09華僑大學 | 700專業組 | 552 | |
2023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12華僑大學 | 700專業組 | 550 | 面向廈門 |
2023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09華僑大學 | 999專業組 | 549 | |
2023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12華僑大學 | 999專業組 | 536 | 面向廈門 |
2023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11華僑大學 | 999專業組 | 535 | 面向泉州 |
2022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08華僑大學 | 999不限選考科目 | 559 | |
2022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09華僑大學 | 500選考化學 | 559 | 臨床醫學 |
2022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08華僑大學 | 500選考化學 | 548 | |
2022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08華僑大學 | 506選考化學或生物 | 548 | |
2022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10華僑大學 | 500選考化學 | 546 | 面向泉州 |
2022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10華僑大學 | 506選考化學或生物 | 540 | 面向泉州 |
2022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11華僑大學 | 500選考化學 | 538 | 面向廈門 |
2022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11華僑大學 | 999不限選考科目 | 535 | 面向廈門 |
2022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11華僑大學 | 506選考化學或生物 | 534 | 面向廈門 |
2022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1110華僑大學 | 999不限選考科目 | 533 | 面向泉州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08華僑大學 | 709選考思想政治或地理 | 558 |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08華僑大學 | 999不限選考科目 | 557 |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10華僑大學 | 700選考思想政治 | 557 | 面向泉州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10華僑大學 | 709選考思想政治或地理 | 557 | 面向泉州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11華僑大學 | 709選考思想政治或地理 | 556 | 面向廈門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08華僑大學 | 700選考思想政治 | 555 |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11華僑大學 | 700選考思想政治 | 554 | 面向廈門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10華僑大學 | 999不限選考科目 | 547 | 面向泉州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1111華僑大學 | 999不限選考科目 | 543 | 面向廈門 |
2、華僑大學投檔分數線(其他省份)
傳統高考省份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批次 | 院校名稱 | 投檔線 |
2024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3502華僑大學 | 508 |
2024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3502華僑大學 | 574 |
2024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0347華僑大學 | 539 |
2024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一批 | 0347華僑大學 | 554 |
2024 | 寧夏 | 理科 | 本科一批 | 3520華僑大學 | 457 |
2024 | 寧夏 | 文科 | 本科一批 | 3520華僑大學 | 509 |
2024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B類 | 1795華僑大學 | 511 |
2024 | 陜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602華僑大學 | 510 |
2024 | 陜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9860華僑大學 | 473 |
2024 | 陜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4602華僑大學 | 515 |
2024 | 陜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9860華僑大學 | 487 |
新高考省份(3+3模式)
年份 | 省份 | 批次 | 院校名稱 | 專業組 | 投檔線 |
2024 | 上海 | 本科 | 華僑大學 | 56201 | 470 |
2024 | 北京 | 本科 | 3510華僑大學 | 02 | 562 |
2024 | 北京 | 本科 | 3510華僑大學 | 01 | 538 |
2024 | 天津 | 本科A段 | 華僑大學 | 059602 | 585 |
2024 | 天津 | 本科A段 | 華僑大學 | 059603 | 581 |
2024 | 天津 | 本科A段 | 華僑大學 | 059601 | 570 |
新高考省份(3+1+2模式)
年份 | 省份 | 科類 | 批次 | 院校名稱 | 專業組 | 投檔線 |
2024 | 安徽 | 物理 | 本科 | 1750華僑大學 | 004專業組 | 577 |
2024 | 安徽 | 物理 | 本科 | 1750華僑大學 | 005專業組 | 570 |
2024 | 安徽 | 物理 | 本科 | 1750華僑大學 | 003專業組 | 558 |
2024 | 安徽 | 歷史 | 本科 | 1750華僑大學 | 003專業組 | 575 |
2024 | 安徽 | 歷史 | 本科 | 1750華僑大學 | 002專業組 | 569 |
2024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385華僑大學 | 209 | 561 |
2024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385華僑大學 | 212 | 544 |
2024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385華僑大學 | 208 | 540 |
2024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10385華僑大學 | 205 | 535 |
2024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10385華僑大學 | 204 | 548 |
2024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10385華僑大學 | 201 | 531 |
2024 | 廣西 | 物理 | 本科 | 10385華僑大學 | 105 | 533 |
2024 | 廣西 | 物理 | 本科 | 10385華僑大學 | 104 | 527 |
2024 | 廣西 | 物理 | 本科 | 10385華僑大學 | 103 | 526 |
2024 | 廣西 | 物理 | 本科 | 10385華僑大學 | 502 | 419 |
2024 | 廣西 | 物理 | 本科 | 10385華僑大學 | 503 | 413 |
2024 | 廣西 | 歷史 | 本科 | 10385華僑大學 | 102 | 560 |
2024 | 廣西 | 歷史 | 本科 | 10385華僑大學 | 101 | 552 |
2024 | 廣西 | 歷史 | 本科 | 10385華僑大學 | 501 | 448 |
2024 | 江蘇 | 物理 | 本科 | 2422華僑大學 | 04專業組 | 553 |
2024 | 江蘇 | 物理 | 本科 | 2422華僑大學 | 05專業組 | 552 |
2024 | 江蘇 | 物理 | 本科 | 2422華僑大學 | 03專業組 | 550 |
2024 | 江蘇 | 歷史 | 本科 | 2422華僑大學 | 02專業組 | 560 |
2024 | 江蘇 | 歷史 | 本科 | 2422華僑大學 | 01專業組 | 553 |
2024 | 江西 | 物理 | 本科 | 2431華僑大學 | 502第502組 | 575 |
2024 | 江西 | 物理 | 本科 | 2431華僑大學 | 503第503組 | 568 |
2024 | 江西 | 物理 | 本科 | 2431華僑大學 | 562第562組(國家專項) | 561 |
2024 | 江西 | 物理 | 本科 | 2431華僑大學 | 561第561組(國家專項) | 549 |
2024 | 江西 | 物理 | 本科 | 2431華僑大學 | 501第501組 | 527 |
2024 | 江西 | 歷史 | 本科 | 2431華僑大學 | 101第101組 | 570 |
2024 | 江西 | 歷史 | 本科 | 2431華僑大學 | 161第161組(國家專項) | 558 |
2024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華僑大學 | A13305 | 584 |
2024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華僑大學 | A13303 | 574 |
2024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華僑大學 | A13302 | 567 |
2024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華僑大學 | A13304 | 565 |
2024 | 湖北 | 歷史 | 本科 | 華僑大學 | A13301 | 562 |
2024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3508華僑大學 | 110第110組 | 572 |
2024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3508華僑大學 | 108第108組 | 557 |
2024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3508華僑大學 | 107第107組 | 547 |
2024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3508華僑大學 | 109第109組 | 546 |
2024 | 湖南 | 歷史 | 本科 | 3508華僑大學 | 106第106組 | 554 |
2024 | 甘肅 | 物理 | 本科C段 | 2182華僑大學 | 005 | 534 |
2024 | 甘肅 | 物理 | 本科C段 | 2182華僑大學 | 004 | 491 |
2024 | 甘肅 | 歷史 | 本科C段 | 2182華僑大學 | 002 | 556 |
2024 | 黑龍江 | 物理 | 本科 | 1703華僑大學 | 004第004組 | 512 |
2024 | 黑龍江 | 物理 | 本科 | 1703華僑大學 | 005第005組 | 505 |
2024 | 黑龍江 | 物理 | 本科 | 1703華僑大學 | 003第003組 | 490 |
2024 | 黑龍江 | 歷史 | 本科 | 1703華僑大學 | 002第002組 | 560 |
2024 | 黑龍江 | 歷史 | 本科 | 1703華僑大學 | 001第001組 | 542 |
華僑大學(Huaqiao University),校本部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直屬中央統戰部領導,是中央部屬高校,是由中央統戰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綜合性大學,被中共中央確定為“國家重點扶植的大學”。
學校入選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福建省高水平大學、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學校是福建省第二所設有研究生院并具有教授、副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府,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是首批有資格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單位,香港政府特許的招收副學士升學試點大學之一,新中國最早實行董事會制度的大學之一;學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優秀等級,博士學位教師比例居福建省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