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斯科特派克經典語錄
更新:2018-12-20 11:11:30 發布:大學生必備網
M斯科特派克經典語錄
1.大部分的恐懼與懶惰有關,這句我深以為然。我們常常會害怕改變,其實都是因為自己太懶了,懶得去適應新的環境,懶得去學習新的知識,涉足新的領域,但如果總是這樣的話如何能讓自己成熟起來呢?
2.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時處理,你就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承受更大的痛苦。 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艱苦的旅程。
3.所謂自律,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少有人走的路》
4.一個人越是誠實,保持誠實就越是容易,正如謊言說得越多,就越是要編造更多的謊言自圓其說。敢于面對事實的人,能夠心胸坦蕩地生活在天地間,也可借此擺脫良心的折磨和恐懼的威脅。
5.人人都有這樣的傾向,問題一旦出現,就要立刻解決,不然他們就會思緒煩亂、寢食不安,這樣的心態顯然不切實際,但一廂情愿地等待問題自行消失,這種心態更為可怕,通常不會帶來任何好結果。
6.最好的決策者,愿意承受其決定所帶來的痛苦,卻毫不影響其做出決策的能力。一個人是否杰出和偉大,視其承受痛苦的能力而定。
7.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他人。愛,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覺到進步。不愛自己的人,絕不可能去愛他人。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讓孩子懂得什么是自我完善。我們推動他人心智的成熟,自己的心智也不會停滯不前。我們強化自身成長的力量,才能成為他人力量的源泉。我們終歸會意識到,愛自己與愛他人,其實是并行不悖的兩條軌跡,二者之間越來越近,其界限最后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泯滅。
8.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就是“放棄”。
9.放棄人生的某些東西,一定會給心靈帶來痛苦。
10.失去平衡,遠比放棄更為痛苦。我想不管是誰,經過人生旅途的急轉彎,都必須放棄某些快樂,放棄屬于自己的一部分。回避放棄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永遠停在原地,不讓雙腳踏上旅途。
11.毋庸置疑,父母的愛,決定了家庭教育質量的優劣。充滿愛的教育帶來幸運;缺乏愛的教育只能導致不幸。富有愛心的父母,善于審視孩子的需求,做出理性、客觀的判斷。他們也可能在面臨痛苦抉擇時,與孩子一道經受痛苦和折磨。
12.相當多的人對認識事實缺乏興趣。有的人過了青春期,就放棄了繪制地圖。他們原有的地圖窄小、模糊、粗略,對世界的認識狹隘而偏激。大多數人過了中年,就自認為地圖完美無缺,世界觀沒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為神圣不可侵犯,對于新的信息和資訊,他們也沒有多少興趣,似已疲憊不堪。只有極少數幸運者能繼續努力,他們不停地探索、擴大和更新自己對于世界的認識,直到生命終結。
13.那些沐浴著父母的愛的孩子,心靈卻可以健全發展。他們也可能因父母一時的忽視表示不滿,然而他們對父母的愛感激不盡。父母的珍視讓他們懂得珍惜自己,懂得選擇進步而不是落后,懂得追求幸福而不是自暴自棄。他們將自尊愛愛作為人生的起點,這有著比黃金還要寶貴的價值。
14.批評他人很容易,不僅父母和配偶,人人都可能把批評當成家常便飯,可是,大多數批評只是出于一時的沖動,不滿和憤怒,不但沒有啟發和教育意義,反而使局面更加混亂。真正具有愛的人,絕不會隨意批評別人或與對方發生沖突,他們竭力避免給對方造成傲慢的印象。動輒與所愛的人發生沖突,多半是以為自己在見識或道德上高人一等。真心愛別人,就會承認對方是與自己不同的、完全獨立的個體。
15.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
16.人生苦難重重。這是個偉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真理之一。它的偉大,在于我們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實現人生的超越。只要我們知道人生是艱難的——只要我們真正理解并接受這一點,那么我們就再也不會對人生苦難耿耿于懷了。
17.人人都害怕承受痛苦,遇到問題慌不擇路、望風而逃,有的人選擇拖延時間,幻想問題會自行消失;有的人選擇對問題視而不見,欺騙自己認為問題與己無關;有的人選擇娛樂、酒精或毒品,想把問題排出在意識之外,讓自己盡量忘記問題的存在,以換得片刻的解脫。
18.我們總是逃避問題,而不去與問題正面搏擊。我們總是想遠離問題,不想承受解決問題要經過的那段痛苦。
19.人人都害怕承受痛苦,遇到問題慌不擇路、望風而逃,有的人選擇拖延時間,幻想問題會自行消失;有的人選擇對問題視而不見,欺騙自己認為問題與己無關;有的人選擇娛樂、酒精或毒品,想把問題排出在意識之外,讓自己盡量忘記問題的存在,以換得片刻的解脫。 我們總是逃避問題,而不去與問題正面搏擊。我們總是想遠離問題,不想承受解決問題要經過的那段痛苦。
20.還有一種最常見的對愛的誤解,就是講依賴性當成真正的愛,心理醫生天天都會碰到此類問題。
21.只有真正的愛,才能幫助你自我完善。你的愛越深,自我完善的程度也就越大。真正的愛,在促進對方心智成熟的同時,也會讓你的心靈得到成長,你體會到莫大的喜悅,幸福感會越發真實和持久。
22.想讓別人真正愛你,只有讓自己成為值得愛的人。
23.成長不僅要學會承受痛苦,還要學會寬恕。
24.責備他人,實際上是在逃避自己的責任和應承受的痛苦。
25.一輩子真的很短,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長,永遠真的沒有多遠,所以不妨對愛你的人好一點,也對自己好一點,今天是你的枕畔人,明天可能就是你的陌路人,如果這輩子來不及好好愛,就更不要指望下一輩子還能遇見。
26.不少孩子也都患有神經官能癥。他們理解能力有限,就會把承受的苦楚看成是罪有應得。缺少關心的孩子自慚形穢,認為自己不夠可愛,缺點大于優點,他們從來不會想到,這是根源于父母缺乏愛和照顧。他們無法得到異性的青睞,或在運動方面差強人意,也都一概懷疑自己有嚴重的能力缺陷。他們難以意識到,即便發育遲緩、智力平平,他們仍是正常人。人人都需要多年經驗,讓心智不斷成熟,才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定自己和他人應該承擔的責任。
27.時刻都有愛的感覺,誠然是一件好事,而愛能否持久地延續,取決于我們是否有愛的意愿,是否有奉獻精神。
28.要讓孩子養成推遲滿足感的習慣,就必須讓他們學會自律;要讓他們養成自律意識,對安全感產生信任,父母必須以身作則。這些心靈財富,來自父母表里如一的愛,來自父母持之以恒的照顧,這是父母送給子女最好的禮物。
29.愛的感覺,也許是無限的,愛的火苗,隨時可能在心頭燃起,但是,我們能夠付出的愛有限,不能隨意選擇愛的對象。真正的愛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慮,是奉獻全部身心的重大決定。《少有人走的路》
30.尊重事實,意味著如實看待現實,杜絕虛假,因為虛假與事實完全對立。我們越是了解事實,處理問題就越是得心應手;對現實了解得越少,思維就越是混亂。虛假、錯覺和幻覺,只能讓我們不知所措。
31.心靈之痛,通常和肉體之痛一樣劇烈,甚至更加難以承受。
32.抱殘守缺,與現實脫節,這是不少人的通病。堅守過時的觀念,對現實默然置之,是構成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這種情形,心理學家稱之為“移情”。
33.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啟發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問題是我們成功與失敗到分水嶺。為解決問題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斷成熟。 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34.忽視問題的存在,反映出人們不愿推遲滿足感的心理。我說過:直面問題會使人感覺痛苦。問題通常不可能自行消失,若不解決,就會永遠存在,阻礙心智的成熟。
35.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問題降臨,必將帶來程度不同的痛苦體驗。盡可能早地面對它們,意味著推遲滿足感,放棄暫時的安逸和程度較輕的痛苦,體驗程度較大的痛苦,如此才會得到回報?,F在承受痛苦,將來就可得到更大的滿足感;而不謀求解決問題,將來的痛苦會更大,延續的時間也更長。
標簽:M斯科特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