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里的十種傻學生(2)
更新:2018-11-10 20:56:15 發布:大學生必備網
第七種傻學生:
盲目跟風考證,既浪費錢財又浪費時間。大學里考證是一股風,是一股隨波逐流的風,已經很難有理智的選擇了,這些看什么證熱就考什么證,看到大家考什么證就去報什么的學生就是第七種傻學生。大家知道,證書,尤其是職業準入證書,是你從事一個職業的基本要求和門檻,如果你不打算從事這個職業那就沒有必要去考。當然,有些能力證書還是要去考的,如計算機證書。這些傻學生們認為證多不壓身,而且總有一天會用到的,其實有些證書是一輩子也用不到的,因為你沒有從事那個職業,如你考了報關員證書,可是你畢業后干的卻是導游,那你說這種證書投資不是浪費了嗎?
有些學生會說,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喜歡做什么工作,我先利用大學多考點證書,不就為日后的就業做準備了嗎?其實這里存在兩個問題,第一,了解自己并確定喜歡什么職業,第二是為畢業后的工作做準備。了解自己并確定喜歡什么職業是有方法的,具體的就是了解職業和探索職業,就是即使你期望通過考試來了解職業,那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去考證,你完全可以去看教材或學習教材來了解阿,如你想判斷自己適合做導游,那你可以看導游的考試教材,而不一定非要得到導游證書,這樣你的投入會少些。為畢業后的工作做準備,一個很好的思想,但是如果你沒有方向和目標,就算你畢業后有一大堆證書又有什么用呢?記住,和求職不相干的證書是不能突出和凸現你的能力的,這就像人家在進行體操比賽,你拿著柔道證書就來了。有時候方向錯了,停止就是進步。
第八種傻學生:
談了戀愛就忘了全世界,不知道大學除了愛情還有別的。大學里談戀愛后悔四年,大學里不談戀愛后悔一輩子,這是證明在大學里談戀愛的最好解釋。本文不是要討論大學里應不應該談戀愛,而是那些談了戀愛就忘了一切的傻學生。如果你耐不住寂寞、如果你遇到了真心人,那么你戀愛了無可厚非,但是現在大學里有這樣一些人:他們談了戀愛之后就完全沉浸在二人世界里,什么學習、活動、實習、家人、就業、理想等都給遺忘或淡化了,兩個人整天膩在一起,仿佛得到全世界,找到了人生的全部,這樣的狀態在畢業后對待感情時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是在大學哦,你來大學是為了什么?大學生的天職是什么?在大學這個特定場合和空間里,你忘乎所以的投入到感情里是要警醒的,畢竟,大學本身賦予你的還有更多。大多數大學情侶在畢業時面臨家庭、工作、社會的壓力和分手。
第九種傻學生:
做點好事總要大張旗鼓地成群結隊去做,平時連為人指個路都煩。日行一善已經成為了對大學生的負擔和過分要求,不做壞事、少做傷害人的事、不影響人家做事和做好事就是對大學生的三條基本要求了,能做到這三點就已經是目前的三好學生了。一些學生社團,如愛心社、志愿者協會,他們會定期組織一些學生去做好事,如到敬老院、孤兒院等去慰問,或者打掃個天橋、撿個垃圾什么的,這里要否定不是好事做的多么小,其實只要做了,無論大小就是一種進步,但是,這些人做點好事卻有讓全世界都知道的心態和行為,照相、錄像、新聞稿,校報、廣播站、其他媒體都要宣傳,搞得好像多么偉大似的,而且往往是形式大于內容,就是說就做了那么點好事,有時候做的甚至是份內事,也要輿論宣傳;甚至有些時候,讓人感覺,如果沒有宣傳,這種行為就不會有人參與,再明白點說,就是沒有好處沒有宣傳的好事是不做的,可當你做好事的不良動機遠大于做好事的結果時,你就不是在褻瀆慈善和志愿者嗎?應該是在自律下融入個人生活的平常行為,而不是大張旗鼓的、偶爾的、一學期兩次的定量要求,如果你能在平時多盡公民義務、多與人方便,那你就是一個默默的高尚的人,就無需去成群結隊地去忙著做好事了。可是,浮躁的、要加分的、要得三好學生的大學生們能忍受這個無償付出嗎?
第十種傻學生:
不知道向學校要資源,你是顧客你沉默。現在的大學已經徹底淪為了商業盈利機構,不要以為你是在接受國民的大眾化教育,其實你是在對自己的未來進行投資的投資者,你是一個交錢買知識的消費者,每年的學費就是你的投資和消費憑證,既然與學校關系是這樣的單純的商業關系,那你對學校的所有不滿意都是有發言權的,你應該主動維護自己的權益,而不是在不滿怨恨中匆匆結束自己的大學,取消自己的投資,忍受學校的消費欺詐。學校制度不合理而帶給你的不便你可以找校長提,專業課程設置的不科學你可以找教務處談,你找不到實習可以找就業指導中心談,你需要助學金幫助你可以去助學中心談,總之,你在學校里遇到的一切困難都可以找學校的相關部門談,當你最大化地利用學校的資源時,你會發現大學是如此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