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一直在變,想要變得更好的心一直未變
更新:2018-12-14 18:56:51 發布:大學生必備網
夢想一直在變,想要變得更好的心一直未變
夢想,兩個小小的字眼,看似普通,卻意義非凡。
百度是這樣解釋夢想的:夢想,是對未來的一種期望,指在現實想未來的事或是可以達到但必須努力才可以達到的境況。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甚至其可以視為一種信仰。
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人的夢想都不盡相同。而我的夢想,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不知不覺地發生著變化。也許有些夢想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實現,但是它讓我在相當長一頓時間內為之奮斗著,朝著希望的曙光前進著,哪怕只是微弱的一點光芒。而在那段刻骨銘心的時間段里,我是真正體會到過幸福。
小時候,4歲那年。一次的年夜飯的飯桌上,觥籌交錯之間,家人笑瞇瞇地問我:“娃,你的夢想是什么?”我疑惑不解,歪著頭天真地詢問:“夢想是什么?是好吃的嗎?”家人被逗樂:“哎喲這娃就想著吃的。夢想就是你一直想做的事或者想完成的心愿。”那時候,由于爸媽一年到頭都在外地工作,電話還不普及。很長時間都見不到二人,就算過年回家二人也只是匆匆地趕回來吃個年夜飯然后奔向外地。導致了小小的我經常忘記了爸媽的長相。我便毫不猶豫地表達我內心的想法,激動地說:“我的夢想就是爸爸媽媽一直陪在我身邊,不要一直在外面,我們家不需要那么多錢,有爸爸媽媽一直陪伴著我就好了。”大人們收住了笑臉,表示對我的回答感到很驚訝。爸媽也面露慚愧。從那以后,二人回家的日子就多了起來,不只是過年,節假日都會趕回來看我。爸爸也漸漸在暑期酷熱的6月帶著我去菜園子里數南瓜,消磨一個閑暇的午后。媽媽也開始精心挑選幾本童話書,每個繁星閃爍的仲夜,伴隨著我入眠的除了“知了,知了”還有呆萌的小木偶的故事。自從聽了小木偶,好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敢撒小謊,無意中撒了謊還不時摸摸自己的鼻子,看看有沒有真的變長。
童年時刻,夢想很純粹,簡單得就像是爸媽的陪伴。
身處小學環境的我并沒有對大學有個很明確的概念,沒有想過將來要讀哪所大學,那時候的我只想著玩。畢竟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不是么?但我也在潛移默中從大人口中接觸到了“北大”“清華”這些名校的字眼,并且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以這兩個名校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呢,雖然并沒有得到實現。
由于小學的半學半玩,小升考核初考試失利,進了普通班。看著重點班學生臉上洋灑著的燦爛笑容,感到當頭棒喝,從此狠下心來,咬牙切齒潛心努力學習。終于在初二的一次考試中取得不錯成績,成為了重點班的一員。盡管在接下來的高考中并沒有被市一中錄取,但我卻不感到遺憾。因為有句話不是這么說的嗎:當上帝為你關上一道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我是如此幸運,能夠來到他的班上,成為他的學生。我又是如此幸福,能夠與這樣一群可愛的同學坐在同一間教室里。在這里,師資力量也許比不上市一中,但是我有什么學習上的困難,老師都會耐心替我解答。在這里,同學也許不如一中的孩子優秀,但我一旦發生什么困難,她們都會鼎力相助。在這里,我與她們齊頭并進,并肩作戰。是他們,陪我熬過了那段磨人的歲月。處在這樣有愛的環境里,我終于實現了人生的又一個夢想,考上了大學。
少年時,夢想發生了質的變化,不在那么純粹,它是有著更高的追求。
實現了這6年來的夢想,踏進了心目中的象牙塔,人生又開始了新的旅途。
我曾一度疑惑,接下來,我的夢想該是什么呢?難道就是大學畢業之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不不不,我搖頭,這并不是我要的夢想,這只是其他人的夢想。你看,這些只要我想,我不讀大學都一樣可以完成的,只要憑著我的雙手去努力。我抓破腦袋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我看著大學里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活動,無疑都與學分掛鉤。參加一個就能得到相應的學分。而想獲得獎學金,學分的積累很重要。我從什么時候起,也開始去參加那些各式各樣的活動,只為了那可憐的學分。
一個女孩,為了得到0.5分的德育學分,不惜犧牲早晚自習時間,去參加運動會方陣的排練。盡管這并非她所愿,但這與學分掛鉤啊。人家都在參加,都在拼命拿學分。她不努力,就會掉在別人后面。
是的!我想我懂了,我算是真正懂了。我的最終夢想,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無論什么時刻,只要我不想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
這個夢想,不知道花多長時間才能實現。但那有什么關系呢?至少我再一次認清了自己的夢,我又能充滿斗志地面對這個世界了。
一次又一次,夢想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由簡單到復雜,由淺顯到深刻,我也在不斷地審視自我,不斷認清自己。
多年來,我的夢想變了那么多,但值得慶幸的是,那顆想要變得更好,想要超越自己的心從未變過。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夢想的實現,在不久的將來,離我不遠了。
標簽: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