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選擇專業方向時,磨料磨具制造專業考研方向有哪些,各專業方向怎么樣是廣大考研學子十分關心的問題,為了方便大家查詢,
大學生必備網已經為大家整理好了磨料磨具制造專業考研方向:
磨料磨具制造專業考研方向1:材料學
材料學(學科代碼:080502)是研究材料組成、結構、工藝、性質和使用性能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為材料設計、制造、工藝優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學依據。現代材料學科更注重研究各類材料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的交叉性和綜合性。
材料學是研究材料的制備或加工工藝、材料結構與材料性能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科學。涉及的理論包括固體物理學,材料化學,與電子工程結合,則衍生出電子材料,與機械結合則衍生出結構材料,與生物學結合則衍生出生物材料等等。
研究方向
(1)粉末冶金新理論、新技術;
(2)相圖研究與材料設計;
(3)粉末冶金特種新材料;
(4)有色、稀有金屬材料的合金化理論及新材料開發;
(5)現代高性能復合材料;
(6)有色金屬功能材料。
就業前景
隨著研究生人數的持續擴招,研究生就業也出現危機,但是作為工科的材料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一直比較高。特別是近幾年,隨著我國微電子、半導體材料及通訊技術的發展,畢業生進入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或IT行業的比例逐漸增加。
就業去向
大多從事高分子材料加工、高分子材料合成、信息材料、醫用材料、新型建筑材料、電子電器、汽車、航空航天、貿易等工作或到研究院所、高等學校和海關、商檢等政府部門。
專業介紹
材料物理與化學(學科代碼:080501)是物理、化學和材料等構成的交叉學科,它綜合了各學科的研究方法與特色。本學科是以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為基礎,從分子、原子、電子等多層次上研究材料的物理、化學行為與規律,研究不同材料組成-結構-性能間的關系,設計、控制及制備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與相關器件,致力于先進材料的研究與開發。是研究各種材料特別是各種先進材料、新材料的性能與各層次微觀結構之間關系的基本規律,為各種高新技術材料發展提供科學依據的應用基礎學科,是
理工科結合的學科。
主要研究方向
(1) 介電超晶格及其微結構材料與器件
(2) 介電、鐵電薄膜與集成器件
(3) 人工帶隙材料
(4) 全氧化物異質結構與器件
(5) 納米材料與納米電子學
(6) 新型功能無機非金屬材料
(7) 微結構材料的設計
(8) 材料設計中的高性能計算
(9) 非線性光子學
(10) 低維納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和組裝
(11) 生物納米材料和生物醫學材料
(12) 納米光子學材料
就業前景
材料物理與化學
專業就業前景比較好,一是因為此專業既研究基礎理論研究,更注重先進材料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再就是此專業涉及范圍比較廣泛,在各個行業都有很好的應用,所以此專業的就業面廣。此專業的畢業生可在多晶硅(化工能源公司)、半導體(電子類公司)、物理、材料類、無損檢測(探傷、壓力容器廠家)等行業就業。另外在鋼鐵大型企業、飛機制造業、汽車制造業、IT相關產業等
等,都需要精密的材料技術,就業前景看好。 (1) 在相關科研部門從事從事材料物理與化學領域的科研、教學與產品開發工作。
(2) 在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從事相關教學和研發工作
(3) 工礦企業、貿易部門、政府機關從事科研、生產、檢驗和管理。
專業介紹
材料加工工程是材料科學與工程下設的二級學科之一,是研究材料的外部形狀、內部組織結構與性能以及材料加工程控制的應用技術學科。材料加工工程是將原料、原材料(有時加入各種添加劑、助劑或改性材料)轉變成實用材料或制品的一種工程技術。目前在中國學術界更多的指向聚合物加工???span style="font-size:14px;color:#000000;">以分為金屬材料加工工程和非金屬材料加工工程。
1 上海交通大學 A+ 2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3 清華大學 A+ 4 華南理工大學 A+ 5 西北工業大學 A+ 6 北京科技大學 A 7 華中科技大學 A 8 東北大學 A 9
吉林大學 A 10
天津大學 A 11 同濟大學 A 12 西安交通大學 13 大連理工大學 A 14
山東大學 A 15 鄭州大學 A 16 太原理工大學 A 17
浙江大學 A 18
四川大學 A19 蘭州理工大學 A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A 21 武漢理工大學 A 22 北京工業大學 A
就業前景
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總體來說就業前景還可以,此專業畢業生一般在鋼廠、汽車、發動機這類公司。隨著科技的發展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材料學方面的專業就業本來就相對容易。可適用于化工、材料等領域的高等院校、設計院、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和企業,從事教學、科研、技術開發、企業管理和對外貿易、技術服務等工作。
就業方向
航空航天、汽車制造、電子信息、能源、
計算機制造、通訊器材、生物醫用設備、建材、家電企事業單位、研究院所和高校,從事高分子材料研發、高分子材料制品設計和成型加工、成型裝備與模具設計與制造以及管理、開發或教學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