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學勘查技術專業考研方向分析
地球化學勘查技術專業考研方向1: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
專業介紹
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學科代碼:070901)是地質學中有關地球物質組成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分支學科。礦物學研究礦物,巖石學和礦床學則分別以礦物的天然集合體巖石和礦石為研究對象。它們先后產生于18世紀,相互間有緊密的內在聯系,在研究對象和理論基礎上有許多共性。本專業對解決地質、礦產、能源、環境、材料、工程等問題有重要作用。
“礦物學、巖石學和礦床學”是地球科學的基礎學科,對研究地球的結構、物質組成及其演化,對于指導相關區域地質調查及各類礦產資源找尋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和實際應用意義。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都是研究地球物質的學科。礦物學既研究自然界天然產出的礦物,也研究工藝礦物及人工礦物,同時又研究與這些礦物有關的礦物原料及礦物材料。巖石學研究自然界產出的各類巖石,而礦床學則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的礦產資源分布規律、形成條件和成因的學科。
地球化學勘查技術專業考研方向2:地球化學
專業介紹
地球化學(學科代碼:070902)是地質學下設的二級學科之一。它是在20世紀初由化學和物理學與地質學相結合而產生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通過采用現代分析和觀測技術手段,不斷吸收近代數理化、生物學、天文學等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地球化學的研究領域逐步擴展,已衍生出眾多分支學科,成為地球科學發展的主要支柱之一。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地球化學高級專門人才,適合在地質、礦產(含油氣礦產)、地理、海洋、環境、遙感、土壤、農林及空間科學等領域的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以及有關的生產、管理等單位從事科研、教學和高層次技術及管理工作。
在有良好的數理化等自然科學基礎和地質學基礎上,掌握扎實的地球化學基本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研究技能。能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進行閱讀和撰寫論文摘要。基本上能獨立進行有關本專業的科研及生產工作,承擔高等院校地球化學專業課及專業基礎課的教學任務。
就業方向
地球化學作為一門比較年輕的科學,目前正處于飛躍發展的階段。該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為:
1、 科研機構、學校從事地球化學研究或教學工作;
2、 在資源、能源、材料、環境、基礎工程等方面從事生產、測試、技術管理等工作;
3、 在行政部門從事管理工作。
地球化學勘查技術專業考研方向3:古生物學與地層學
專業介紹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學科代碼:070903)是地質學研究領域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通過對保存于地層中的各類化石的形態、結構、生態、分類、演化及地史分布等特征的分析,結合多學科綜合研究手段,查明地層成因、時空分布,進行地層的劃分和對比,建立區域地層系統格架,恢復古地理、古環境。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的研究,對揭示地球的發展歷史,認識地球生命的起源、演化以及古地理、古氣候、古環境的變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地質學基礎,及一定的數理化及生物學基礎,掌握古生物學、地層學、沉積學等基礎理論及專門知識和技能,了解本學科發展動態和研究前沿。能在研究中應用計算機,能熟練地運用一門外語,基本上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有嚴謹求實的學風,并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位論文應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學術價值。且經過嚴格的野外工作和室內綜合研究的訓練,成為能在古生物學及地層學領域和其相關領域,如石油、煤炭、區域地質測量、綜合考察等方面從事科研、教學、生產及業務管理的專門人才。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是地質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我們了解認識地球、探尋資源、保護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石油、煤炭、天然氣等能源的用量大幅增加,在提供給社會必不可少的動力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本世紀環保問題將成為各國利用能源時的首要考慮,有關環保和能源的專家將越加走俏。
就業方向
本專業的畢業生可到中國科學院所屬地質研究部門,地質礦產部所屬地質研究部門,冶金、能源、建設、建材等所屬地質研究部門以及有關生產、管理部門,各地質院校、其它學校地質系科從事教學、科研或生產等方面工作,也可從事有關專業的科技情報工作。
地球化學勘查技術專業考研方向4:構造地質學
專業介紹
構造地質學是地質學下設的二級學科之一。此學科是研究巖石圈(層)物質成分(礦物巖石學、礦床學與地球化學)、結構與變形(構造地質學)和地球歷史(古生物地層學、地質年代學與地史學)及地球動力學等主要支柱學科之一。它運用地層學、巖石學、年代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數理模擬及遙感信息空間高新技術等查明各種巖石單元的空間分布和其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幾何學、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揭示地質構造的形成機制與條件,建立科學的構造模型和理論。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構造地質學高級科學技術專門人才,適合在區域地質、礦產、能源地質、環境、海洋、遙感、災害地質、地震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行星地質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生產技術、管理和咨詢等方面的工作。
應掌握一門外國語,能較熟練閱讀科技書刊和撰寫論文摘要。具有堅實的數理化及計算機等科學技術基礎和地質學基礎知識,掌握堅實的構造地質和板塊構造基本理論,具有廣闊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研究技能,并完成有新見解的碩士學位論文。能獨立進行有關專業的科研及生產技術工作,能承擔高校構造地質等有關專業課程教學工作。
就業方向
構造地質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去向如下:
1、 畢業生適宜到國家地震局及省地震局所屬研究所,分析預報中心(室)從事地震成因的綜合分析,進行地震烈度鑒定和區劃等工作;
2、 可到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地球物理所從事地球動力學和第四紀地質新結構的研究工作;
3、 到能源部石油規劃院從事沉積盆地中、新生代地層與新結構的研究工作;
4、 到建設部或環保局、冶金部、水利部等基建部門從事防震、抗震、地基穩定性等研究工作;
5、 可到有關學校地質專業從事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