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我治不了急病,只能說一些慢道理
更新:2018-11-27 17:05:16 發布:大學生必備網
白巖松:我治不了急病,只能說一些慢道理
生命不只是使用,還需要獎勵,而我們對生命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態度?我們的口號常說“活到老,學到老”,其實我們的實際行徑往往是“活到老,掙到老”,錢永遠沒夠,大家永遠都在忙碌著。
中國古人早就告訴了我們什么是“忙”,“忙”就是“心亡”。而法國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國度,跟法國人每年有很長時間的假期,經常停下來面對自己,與自己對話,與時間和空間對話緊密相關。后來我總結:想要有創造力,需要有三個條件—有一定的閑錢,有一定的閑人,還有一定的閑時間。沒有這三點,想有創造力,是不可能的。
有人說,四個蘋果創造了世界。第一個是亞當夏娃的蘋果,創造了人類;第二個是牛頓的蘋果,發現了萬有引力;第三個是喬布斯的蘋果;第四個是中國的小蘋果,解決了數量龐大的大媽們多余的精力,這是對人類的巨大貢獻。(笑)
說起牛頓的這個蘋果,為什么此時此刻的中國誕生不了牛頓?在一個講“愛拼才會贏”的國度里,有幾個人會躺到蘋果樹下去閑待著?而且,即便有人躺在了蘋果樹下,被蘋果砸到之后的反應也一定很“中國”—立刻開始抱怨。當下我們國人的一大特點就是抱怨,我們可以到任何一家餐館去聽,妻子在抱怨丈夫,下屬在抱怨老板,老板在抱怨體制,反正所有人都在抱怨,因為大家都覺得責任是別人的,與自己無關。
1999年國慶長假是我國的第一個“黃金周”,當時我帶著老婆和孩子在廈門度假。因為是第一個“黃金周”,游客數量大大超出了預計。我們第二天去鼓浪嶼時,簡直是人滿為患,一艘艘船在鼓浪嶼停泊,大家下船后,99.5%的人直奔日光巖。有人在問:哪兒是鼓浪嶼最有名的景點?日光巖!大多數的人連問也不問,跟著人流走了。我帶著家人到了日光巖一看,人山人海,都快看不到日光巖了,于是我們順勢拐進了鼓浪嶼的巷子里。很奇怪,巷子里一個人也沒有。
那天從上午直至下午,我們全家成了最幸福的游客。我們把整個鼓浪嶼都逛了一遍,非常悠閑,所有傳說中最美的鼓浪嶼,比如美妙的鋼琴聲,從窗戶里傳出來,我們全聽到了。那里除了我們這一家人,幾乎沒有別的游客。因為所有人都涌到了日光巖,他們要在那里照一張相,表明自己來過鼓浪嶼。從那以后,我幾乎不到任何一個景點照相,因為生命很短,照相的那些時間不如留在自己的記憶中感受。
現在回過頭來思考,我們的生活到底出了哪些問題?我們的意識出了哪些問題?
有句話說,手機阻止了無聊,也阻止了無聊所擁有的所有好處。這句話說得太好了。其實無聊是有價值的,我們現在已經沒有無聊的時間,只要一“無聊”,人們就下意識地拿起手機來,“無聊”就被填滿了,看個微信瞎搜一番,“無聊”也許就沒了。可是,無聊之中臨時起意的某些千奇百怪、天馬行空的創意也就消失了,甚至“無聊”本身也消失了。“無聊”也是創造的一個重要母體,而我們現在連無聊的時間都沒有了。
中國人不做無用的事,那什么是無用的事?什么是有用的事?有用的事,就是與升官有關的、與發財有關的、與出名有關的事。在我們的大學里,現在的學生提的問題常常是有指向性和目的性的,功利性極強。比如,“我該怎么辦?”“應該如何應對?”“你能否直接告訴我一個答案?”我每次回答這樣的問題時都說,我不是賣大力丸的,我治不了急病,只能說一些慢道理。但是現在的人覺得慢道理不是道理,你必須要告訴我一劑藥吞下去立馬見效。世界上只有一種藥真能達到這個效果,那就是劇毒的毒藥。所以,有用的藥恐怕都是需要時間的。
我以為,現在應該提倡人們去做一些看似無用的事。比如我每周有五天必須跑步,那是非常無用的事,但是跑步的過程慢慢會成為一種享受,你跟自己對話,把自己放空。每次累得一塌糊涂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跑步。的確,當我跑完步的時候,累的是雙腳,但心和腦子都舒緩過來了,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一種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