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從大學開始拉大的
更新:2018-11-12 19:05:10 發布:大學生必備網
當我們走進大學,成為一名大學生,有人可能會說:“我們終于獨立了,自由了,解放了,長大了……”也有人可能會說:“終于可以通宵玩游戲沒人管了,終于可以睡懶覺沒人煩了,終于可以……”這時,我們要意識到,其實獨立意味著更大的社會責任,自由意味著更多的包容,解放意味著更多的自我管理,長大意味著更多的付出。
獨立、自由、解放、長大,這種全新的狀態,這種全新的生活,這種全新的環境,這種全新的跑道,需要我們自己起跑,才能跑出精彩,才能跑出味道,才能跑出真正的成長,才能跑出屬于自己的幸福。所以,我說,人生真正的起跑線在大學,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從大學開始拉大的。
如何起跑?跑向什么地方?和誰一起跑?如何跑得穩、跑得好、跑得快?我想最為重要的是認識自己、做好自己和快樂自己。
認識自己
不同的節點對自我的認知會有所不同。少年時代有少年的憧憬,中學時代有中學生的青澀,大學時代會有更加遠大的抱負和更加摯愛的情愫。可以說,到了大學階段后,我們對自我的認知必然會有新的內容和新的內涵。
不管我們是狀元還是單科第一,不管我們是重點還是三本,不管我們是工科還是文史哲,不管我們來自農村還是來自城市,不管我們的外表是瀟灑還是長得有些寒磣,所有這些都是外在,并且所有的這些都屬于“過去時”。要想有一個自己不后悔的未來,需要我們通過大學四年來確定我們的“未來時”的模樣、狀態和心境。而真正決定我們能否走得遠的卻是內在,是我們的心,是我們的勇氣,是我們想要成功做成一件事情或者一件大事的渴望和向往。
大學四年,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心,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找到自己一生要追逐和值得托付的大事情,這都需要我們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強項和弱項、長處和短板認知清楚,也就是要真正認識自己,逐步找到更加清晰的要一輩子去走的路。
做好自己
認識了自己,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每個人都有潛在的正向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要克服缺點,突破局限,挑戰自我,從而不斷接近于我們理想中的自己。如果想在大學四年中做好自己,我們一定要做好三件重要且必要的事:
第一,養成好的習慣。大學四年,我們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沒有獨立思考,就永遠是別人思想的附庸;我們要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沒有健康的體魄,一切夢想和目標等于零;我們要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要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索和實踐;我們要養成讀書的習慣,凈化心靈,從而望得更遠、登得更高;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飲食要規律,要注意個人衛生,不沉溺于游戲、娛樂等;我們要養成幫助別人的習慣,“助人亦助己”,當我們為別人開啟一扇方便之門時,其實也是在為自己打開一扇方便之門……好習慣還有很多,但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靠說,而是靠做、靠堅持。
第二,管理好時間。時間是公平的,我們每個人都一樣。時間也是有脾氣的,你對它好,它對你好,你拋棄它,它就會讓你“哭鼻子”。“擁有時不覺珍貴,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如果上蒼再給我一個機會,我愿意對我自己說,我一定好好努力……”我們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首先要做好學習計劃,其次利用好小塊的空閑時間,積少成多,第三要督促自己執行,最后還要做到當日事當日畢,避免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