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尊人、求同存異,讓寢室關系更和諧
更新:2018-11-13 19:01:02 發布:大學生必備網
進入大學,認識新的人加入新的集體,就必定會接觸到新的人際關系,而宿舍則成為了我們在大學階段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圈,住集體宿舍,與宿舍成員搞好關系也就變得至關重要了。寢室是我們大學生的另一個家,從入校到離校,在寢室一起度過的3到4年的時光,要么是一筆財富,要么是艱辛旅程,而所經歷的點點滴滴將會對我們的大學學習,生活,工作乃至未來發展都有巨大影響。融洽的關系,使人心情舒暢,有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以及學習生活。反之則如求助者反映的,感到困惱和覺得不知如何相處下去。
一個宿舍幾個人,由于各自的成長環境的不同、性格的差異,天天處在一起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雖說是正常。但如果這樣的現象在宿舍內長期存在、矛盾不斷或死氣沉沉,亦或是當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出現時,沒有很好的處理,就會影響人際關系,讓自己生活的不快樂!所以學會怎么樣處理好宿舍的人際關系成為了大學生必須面對的問題。
首先要“自知”。我們對自己的個性進行分析,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發揚自己好的方面,改正不足的方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覺得別人不關心自己或不尊重自己,但這都只是我們自己所認為的,自己胡亂的猜測會影響和宿舍人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好的反省自己,問問自己對別人怎樣,夠不夠關心,分析一下自己個性是不是太過于要強,各方面不夠完善的。“人貴有自知之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古訓就是告誡我們,不要總是去要求別人對自己怎么樣,或是要求別人要理解自己,自己不去理解別人,這些都是處理宿舍關系,或者在處理其他人際關系時最忌諱的。
所以大學生如果自己在宿舍里和同學關系差,就要在自己身上多找找原因,不能把責任推在其他同學的身上。要想被人喜歡,自己先要喜歡別人。這樣你在同學們心中的地位會得到提升會更,人員自然而然的也會得到提升,同學也愿意主動的和你交往。
其次要“尊人”。“尊人者人恒尊之”。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要學會容忍別人的優缺點,既能欣賞他的優點也能容忍他的缺點。擁有容人之量,方能為人所容。大學宿舍里的同學都是來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有的成長環境、家庭背景很好,而有的家庭背景卻不盡人意,我們不能因為這些差異就對我們身邊的人不一樣的態度相待,不能戴著“有色眼鏡”看人。要學會尊重別人。怎么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做事不僅要考慮到自己的需求,還要多多的為別人考慮,“獨樂不如眾樂”要把“眾樂”放在第一位。另外我們還有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寬容待人,俗云“凡能成大器者,無不有容忍之量。古有齊桓公盡釋前嫌納管仲”,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我們要學會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他人,換個角度多為別人想想。不要抓住別人的錯誤不放,不原諒。試想一下。當我們做錯事或是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情時,多么渴望得到別人的原諒,所以學會寬容的去原諒別人,也會給你贏來很好的人際關系。處理好寢室人際關系除了寬以待人外,還要學會肯定別人的優點,化嫉妒為欣賞,要允許和敢于承認別人的優點,學會贊美和欣賞,并主動走進優秀同學,懂得“近朱者赤”,你也會變成優秀。
最后要“求同存異”。“求同存異”的意思是尋求共同之處,保留不同意見。講的是不因個別分歧而影響主要方面的求得一致。有時“求同存異”也說成“求大同,存小異”。現將寢室關系中的“求同存異”理解成:尋求共同之處,保存有差別的地方,在寬容中求同,在尊重中存異,共同進步,各成其才。“求同存異”是一種學習和思維方法,要求我們在寢室生活實戰中一方面是遵守共同寢室公約,參加寢室集體活動,服從寢室的集體利益,尋求互相認同的喜憂,融入寢室日常生活,同寢室的人更應該要學著去尋找彼此共同點,尋求共同的話題,共同的觀點,在共同奮斗過程中互相了解,互相學習,優勢互補,建立和培養深厚感情,一方面有助于順利完成學業和畢業,另一方面,用時間來鍛造彼此的感情和結締長久友誼之花。歷年來一個寢室全部考研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這都是因為他們“求同”的結果。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在差異性觀點和想法的交流中豐富自己的認識。世上許多事,若一味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往往只能百思而不得其解,陷于山重水復之中,倘若有“差異性”室友存在,常常會豁然開朗。世界上沒有兩片同樣的葉子,世界萬物的差異性才讓世界這樣豐富多彩,讓我們的生活色彩斑斕。只有我們大學生成為有主見,多樣性的人才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在社會各個崗位,各個位置,貢獻自己的力量。對于一個寢室畢業后,從事各個行業的室友將會是一張強有力的人力資源網。所以在求同之時,要在尊重中存異。
俞敏洪上大學的時候,為舍友打了四年水,掃了四年地,有地時候他忘了打水,舍友就會說:“俞敏洪你怎么還不去打水”。有些人也許會嘲笑他傻,但是他從來不認為為同學打水是一件吃虧的事。他說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當天就要求回報,那你一定是個勢利眼,也是個心胸狹窄的人。你不要求回報,回報也會來。十年之后當他的新東方需要合作伙伴以壯大規模時,他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同學紛紛舍棄高薪的工作,來幫助他,他們說:“俞敏洪,我回來是沖著你為我們掃了四年的地,打了四年的水。”他們說:“我們知道,你有這樣的一種精神,所以你有飯吃,肯定不會給我們喝粥。”
“天道酬勤,功不唐捐”是一種舍與得的辯證法。所以處理宿舍人際關系的方法與技巧,其實也是一種人品,一種修行,一種歷練,一種對他人利益的反思,一種相互尊重。設身處地,寬以待人,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就會贏來很好的人際關系,讓我們在大學里的宿舍生活過得生動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