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歡迎訪問大學生必備網!
當前位置:首頁>大學四年>創業經商

小公司老板的日常管理經驗,送給想當管理者或創業的同學(2)

更新:2018-11-15 18:56:49    發布:大學生必備網

    15、有些事情越透明越好

  但凡老板,公布各種銷售政策時基本都會對商品的實際成本有所保留,無論是對公司員工還是合作伙伴或下級經銷商,老板一般都不交實底。
  2006年我們因業務發展需要在北京周邊的一個城市設立了分公司,分公司是采取收購當地一個合作伙伴部分股份,我公司派駐骨干員工的形式開辦的,當地合作伙伴公司的老板馬總繼續當總經理,負責日常經營。由于對方是一個成熟的盈利企業,所以不用擔心新開公司第一二年會賠本的問題。當初合作時大家商定:分公司作為我公司所代理某項產品在當地唯一經銷商,享受我公司從廠家進貨相同底價及同樣的各類促銷政策,接受總公司各類業務業務指導,年底分公司利潤雙方按股份比例分紅。
  一切走上正軌之后,我將與分公司合作的各項業務交由公司管理渠道的副總經理老何負責,直到年底,相安無事。
  第二年,矛盾出現了。由于分公司從總公司進貨需要開增值稅票,而且每次都需總公司派車將貨物從廠家庫房提出送到貨運站再發至分公司所在城市,這就會產生很大一筆物流和稅務方面的費用。
  老何考慮到費用沒地方出,于是在新的一年給分公司發產品報價及廠家政策時暗自留了2%。沒有不透風的墻,分公司馬總在這行業里經營多年,與全國各地經銷商都有聯系,不到一個月,就看出了老何所提供的銷售政策有問題。在一次廠家的銷售會議上,馬總找老何對質,老何當然極力掩飾,兩人幾乎翻臉。
  馬總對老何徹底失去信任,直接找到我,提出這個問題如不解決,雙方無法繼續合作。
  我好言安撫,將與廠家簽訂的本年度代理協議原件和盤托出,同時將從廠家庫房提貨及發貨的費用,資金占用費用,倉儲費,開發票所需交的稅等詳細列了個清單逐一計算,計算結果大致為流水的2%。馬總看完后心里順了氣,坦言只要在廠家銷售底價及政策上對他不加隱瞞,這2%的費用他完全能夠理解并接受。我接著承諾利用雙方合作銷量大的優勢向廠家申請爭取更多額外的銷售支持,一定讓分公司享受到比自己做更優惠的價格及政策。馬總滿意而歸,一場糾紛煙消云散。我想:其實合作伙伴所要求的只是一個知情權,一個平等了解廠家真實銷售政策的權利。
  在通訊極其發達的今天,幾乎很難保守什么秘密。那種城南布頭便宜兩毛城北半個月不知道的情況再也不會出現了。只要不涉及個人隱私不影響公司根本利益,我公司各項事務基本都是透明的。商品的底價向所有業務員公開,只是事先向他們說明物流倉儲稅金等各項費用的計算攤銷方法,規定銷售最低價,其他一概由業務員自己做主,這樣不僅增強了員工與公司雙方之間的相互信任而且簡化了很多銷售中間環節,提高了反應速度。

    16、發勞保用品與人心

  剛成立公司時,習慣了國營單位那一套,時不時在過節時發點勞保用品,飲料食用油之類,每回公司派車采購回來,亂哄哄一陣忙,員工每人拿到手后有的用自行車馱,有的打車,還有的零打碎敲往家拿。后來公司人逐漸增多,業務也忙了就逐漸停止發勞保用品了。
  去年春節前去一個朋友公司,正趕上他們過節前發東西,每個員工兩大捆衛生紙,一小桶食用油,幾大桶可樂,一箱蘆柑。十幾個員工每人前面一小堆,不少人正發愁怎樣往家拿,打個車吧不值,坐公共汽車吧又拿不了。
  我進了朋友辦公室,他正在算賬呢。見我進來嘿嘿一樂,對我說:“看我們公司熱鬧吧,正發過節的東西呢。”
  我問他:“發那些東西干嘛,又不好拿。”
  朋友故作高深地對我說:
  “這你就不明白了吧,我過節發這些東西讓員工拿回家,員工家屬一看就覺得咱公司福利待遇好,員工多有面子啊,這些東西攤到每人頭上才一百多元看起來又一大堆,多合算呀。”
  我又問他:“你公司員工不一直嚷嚷要上勞動保險嗎?有錢你還不如把保險給員工上了”
  “誰上那個呀,每人每月公司要多負擔好幾百元。”
  節后,朋友公司的業務骨干走了不少。
  三月份我公司招聘,應聘人員中就有一個曾經在朋友公司干過。
  我問他:“你為什么離職呀,原來公司不是挺好的,過節還發東西哪。”
  他不屑一顧:“就那點東西,加起來也就百十來塊,蒙誰呀。勞動保險不給上,年底獎金不兌現,老板算得也太精了。”
  聽了這話,我不禁汗顏,早幾年發勞保用品時我內心深處也想著能省點獎金什么的, 那時員工私下不定怎么發牢騷呢。
  現在這社會,誰比誰傻呀,老板知道衛生紙不值錢員工一樣也知道,商品供過于求,超市要啥有啥,明碼標價。當老板的做決定時最好還是站在員工角度考慮考慮,這樣才能盡量少犯低級錯誤。否則老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早晚要摔跟頭。
    17、財務制度之簽字與憑證
  幾年前的一天,我正在座位上改廣告稿,忽聽到財務室傳來爭吵的聲音,不一會,出納小麗與業務員小馬臉紅脖子粗地走到我跟前。小馬說:
  “上周五我把一張三千元的支票交給小麗,今天會計又讓我交貨款,我說交給小麗了,可小麗不承認。”
  小麗委屈地直掉眼淚:“我根本就沒收到那張支票,我剛翻遍了所有的票夾,又查了銀行對賬單,根本就沒有。”
  小馬說:“我明明放到小麗桌上,怎么會沒有呢!”
  小麗說:“經理您可以問問財務室的人,他們都能證明我絕對沒收過小馬的支票。”
  一場糊涂官司,吵得我頭都大了。
  我說:“再去財務室仔細找找,墻角柜子后面桌子低下都翻翻。”
  10分鐘后,財務室傳來一陣歡呼,支票從兩張桌子的夾縫中找到了。
  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財物流程還有漏洞,萬一這張支票找不到,算誰的責任?真讓我判斷,我也無法決定。一直以來,公司對現金的管理比較嚴格,凡業務員交回現金,都由當班出納現場收好并驗明真偽,然后開具現金收據交給業務員,收據上寫明金額,交款人,客戶名稱,日期并由交款人簽字確認。業務員將收據的一聯交給會計做賬,會計每天根據現金收據對公司現金結存進行盤點。現金方面這些年從未出過差錯。但對支票的管理相對松懈,一般就是由業務員交給當班出納完事。
  在這件事發生以后,公司立刻修改流程,規定凡當班出納收到業務員交回的支票后,必須在業務員工作單上簽字確認,而業務員事先也須在工作單上注明所交支票的支票號及金額,如有糾紛,隨時備查,這樣一環套一環,責任明確了,就很難再發生類似糾紛了。
  總結這些年的教訓,我覺得辦公司,財務制度一定要健全并被嚴格執行,公司大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如果財務制度上有漏洞,難免有人會加以利用并非法得利,這樣不僅公司利益受到損失,而且起了一個壞的帶頭作用,其他員工會覺得自己不利用公司財務漏洞相對來說就是吃虧,如此下去公司風氣越來越壞,老板到時哭都來不急了。千里長堤潰于蟻穴,任何小的財務漏洞都應予以彌補。同時,原始憑證亦極為重要,好腦子不如爛筆頭,誰也不可能記住半年一年前每一筆花銷的細節,而一張規范的原始憑證正好可以彌補這一點。財務制度及規范自有他的道理,有時看起來連老板的自由也限制了,但財務人員是否配齊,財務制度是否健全正是做企業和干個體戶的重要區別之一,當我們從單干或夫妻店發展到三五個人的時候,這一環節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可惜當初自己比較愚笨不懂這些,也沒有過來人給我指點迷津,所以創業之初我走了不少彎路,要不早發財了。
    18、關于股份制,分紅與年終獎
  各公司搞股份制方法是不一樣的。上市公司的股價怎樣計算怎樣轉讓我也不太明白,估計大家都得考慮公司固定資產,流動資金,年盈利能力,無形資產,市盈率,負債率等幾方面吧。
  我公司員工入股,什么無形資產,市盈率等都未計算在內,老板讓利,員工實實在在得到實惠。我們只算公司的凈資產。每年年底會計出張報表,列清楚公司的固定資產,流動資金,應收應付,待攤折舊,當年利潤,費用稅金等等,明明白白,對于希望入股的骨干員工全部公開。因為平常員工對我十分信任,大部分人連報表看都不看,只要明白公司凈資產值多少錢,投資入股后每年大概的分紅比例和增值比例就滿意了。當然正規的方法應該讓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資產評估并出具報告,但員工都認為沒必要我也就樂得省事。員工入股后,公司給每個人一張收據,寫清楚該員工出資金額,再與每個股東簽訂一份入股協議,寫清楚員工實際出資金額,占公司總股份百分比,每年分紅方案,雙方權益責任,退股方法等等,雙方簽字蓋章,各留一份,一切OK。至于五年后如員工想要退股,我們定的是或者按當時公司凈資產計算股價贖回,或者按員工實際投資額的三倍贖回。現在公司第一批股東入股時間早已超過五年了,由于公司發展不錯,還未發生退股現象。
  入股時我發現一個現象:銷售部員工入股最積極,財務部員工入股最消極。這大概與兩個部門員工日常工作性質與看問題方法有關吧。銷售人員做事總是比較積極沖動,容易只注意事情有利的一面,忽視不利的一面。財務人員做事比較謹慎,看問題容易忽視積極的一面,只看到消極的一面。所以在公司每當做重大決定時我經常同時聽取這兩個部門的意見,并在不同意見當中權衡協調。
  蒙牛老板牛根生說的好: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將公司股份分一部分給員工不僅留住了人才,而且還能激勵員工更好地為公司工作,因為給員工股份的同時也賦予了員工相應的責任,當老板將公司50%以上股份分給公司員工時他一定感覺到肩上的擔子輕了不止50%,每年他就能踏踏實實地陪家人放松度假去了。其實公司老板控股并不一定要占公司50%以上股份,如果其他小股東每人所占公司股份比例都不到5%那老板股份只要占到公司總股份的20%至30%就已經是公司絕對大股東了,當老板總不至于當到公司所有小股東都團結起來發對你吧。
  頭些年我每年將公司當年盈利的30%用于分紅,雖然總數不少,但對于小股東來說,有些不疼不癢。近兩年聽取高人建議,一方面公司自有資金目前足夠支撐日常運轉,另一方面最近通貨膨脹率太高,我索性將年底分紅的比例提高到當年凈利潤的60%,消息一公布,公司小股東樂得嘴都合不攏了,一些原來猶豫的員工也紛紛向我打聽入股的事。
  年終獎從前一向是我親自分配,現在公司人多了,我不可能了解公司每個員工在這一年里的工作細節,因此,公司就根據當年效益定個年終獎總數,我再根據年終獎總數及各部門貢獻和部門人數按比例分配到各個部門,讓各部門經理與人力資源經理參照考核標準分配到每個員工,最后我只要根據每個部門這一年的工作業績評定部門經理的年終獎就可以了。
  以前年底分紅與年終獎財務上都是作為費用在第二年按月攤銷,方法不甚科學,現改為當年按月計提,每月在利潤中將這部分費用預留出來,這樣年底發獎金時就能做到心中有數,每部門在計算年終獎總數時也有依據了。

    19、關于漲工資

  想起這個問題我就頭疼,這兩年物價上漲厲害,通貨膨脹率很高,壟斷行業及國家公務員紛紛大張旗鼓地漲工資,公司員工也不時議論紛紛,經常問我:“老板,咱什么時候漲工資呀。”
  我也想給大家漲工資,但我們所在行業銷售的產品偏偏每年都在不停地降價,利潤空間越來越薄,而且由于需要給每個員工上五險一金,公司的用人成本每人每年比幾年前增加了近萬元,只不過增加的部分沒發到員工手里,一般員工看不見。唉,地主家里也沒有余糧啊。
  管理書上經常說:要給員工樹立遠大理想,創造發展空間,制定個人職業規劃,分析公司現狀及長遠規劃,激勵團隊精神,激發員工士氣。通過這些年的實踐,我發現要完美做到以上幾點真的很難,我自己就不善言辭,給員工做報告更不是我的長項。再說光有精神力量缺乏物質獎勵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漲工資的問題不可回避。
  除股東外的大部分普通員工對于公司的經營困境并不感興趣,員工認為公司經營不好是老板沒本事,我的工資該漲還得漲,如果漲不到我滿意的程度,那么我就用腳投票,只要找到比現在收入高的職位就拜拜走人。
  既然這個問題回避不了,就得想法解決。根據二八法則,公司80%的利潤都是由20%的骨干員工創造的,因此公司的首要問題就是留住這20%的骨干員工。給20%的員工漲工資公司還是負擔得起。另外80%的普通員工工資根據工作年限適當調整,多做思想工作,如果還不行就一切隨緣吧。通過近幾年的情況看,85%的骨干員工比較穩定,公司經營沒有產生大的波折。
  公司有一個部門,一共有三名員工:張師傅,王師傅,李師傅。來公司前三人全是國營單位下崗職工,其中張師傅來公司六七年了,比較踏實肯干,王師傅來公司四五年,中規中矩,李師傅來公司兩年,工作中有時愛偷懶,經常發牢騷。這天,李師傅找我說:“經理,我們部門工資好久沒漲了,師傅們平常工作都很辛苦,您看是不是意思意思,工資往上漲漲,要不該影響工作積極性了。我跟幾位師傅合計了一下,想找個時間和您一塊開個會討論一下。”
  我一聽,明白了,這李師傅私下準做好了部門其他人工作,想要一起向我發難呢。此風不可長,否則公司人人都學他豈不亂套了,再說該部門平均工資在同行業里已高于平均水平。于是我回答道:
  “這兩天我很忙,要不后天下班咱們開個會吧。”
  “好嘞。”李師傅笑了。
  第二天,我找了個機會將張師傅叫進辦公室,先聊了聊家常,對他的日常工作予以肯定,然后對他說鑒于他工作一向比較努力,從下月起每季度給他單獨增發一部分季度獎,但這額外獎勵只有他一人有,希望他保密,最后問他對該部門現有工資的看法。他說:
  “經理,其實我覺得現有工資也差不多了,當然對于工齡長的老員工稍微有點低,您給我漲了季度獎后我就很滿足了。我保證好好干!”
  下午快下班時,我又將王師傅叫進了辦公室。同樣,先聊了會家常,然后我對王師傅說:
  “今年公司盈利方面比較困難,可能暫時無法都漲工資。由于業務量下降,你們部門估計很快需要精簡一個人,另外兩個人會比較忙一些,公司在年終獎上會有所考慮,對留下的二人適當增加。你對此有什么好的建議?”
  王師傅考慮了下說:“經理,我明白了。我覺得目前的工資還行,漲工資的事等公司利潤增加時您自然會考慮。我沒的說,該怎么干還怎么干。”
  第三天下班時,會議如期舉行。
  首先,李師傅先發言:“經理,我們三個師傅商量了下,都覺得目前的工資水平比較低,公司是不是考慮給漲漲,要不該影響大家工作積極性,這不對公司也不好嗎。”
  我說:“目前的你們部門的工資在同行業里已經算比較高的,今年市場環境不好,公司正在調整,又上了新的項目,估計利潤會比去年少一些,希望大家克服一下,等公司利潤增加后大家工資都會增加。”
  李師傅很不高興:“經理,公司利潤的事是公司經理考慮的事,跟我們沒關系。一個公司利潤下降是老板沒本事,員工工資不應受影響,該漲還得漲。再說我們出來打工不就圖個掙錢嗎,發多少錢我們就干多少活,是不是二位師傅?”李師傅轉頭問其他人。
  張師傅和王師傅什么表情也沒有,一言不發。
  會議又進行了二十分鐘,基本是我解釋幾句,李師傅慷慨激昂幾句。突然,張師傅說:“經理,我想起來了,還一個活今天必須干完,我得馬上走。”
  “行,辛苦了,您去吧。”我回答。
  “經理,”王師傅趁機也說:“我鬧肚子,得去上個廁所。”
  “去吧,去吧,上廁所能不批嗎。”我說到。
  一瞬間,除我之外,只剩下目瞪口呆的李師傅坐在會議桌前。

    20、充分運用科技手段進行管理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解決了不少管理上的難題。
  公司剛成立時,上下班考勤是靠考勤員來記錄的,但這存在很多問題:首先,無法保證考勤員自己每天按時上下班,其次,考勤員請假時公司沒人接替負責記錄考勤,再者考勤員與公司其他員工關系有近有遠,誰也不能保證考勤員一年365日天天公正無私。
  九十年代后期,打卡鐘逐漸普及,公司也購買了一個打卡鐘,放在公司門口,員工上班或下班時拿自己的考勤卡在打卡鐘上打印個時間,月底人事部一統計一目了然。可隨后馬上出現了代打卡現象,關系好的員工互相幫忙代打卡,雖然公司每回抓著代打卡的都會重罰,但仍屢禁不止。
  進入新世紀指紋技術漸漸成熟,公司只花幾百元買了一個指紋考勤機就徹底解決了以上問題。
  到目前為止,公司還未發生員工互相借手指頭幫忙輸入指紋的現象。
  隨著公司銷售網點逐漸增多,辦公地點越來越分散,管理起來也日漸麻煩。有時某種商品甲門市積壓半年賣不出去,乙門市接著用戶訂單又重新進貨,門市之間信息相互溝通不暢。
  四五年前,公司花重金購買了網絡版財務軟件,使公司各門市,北京總公司與外地分公司之間做到了實時溝通。公司所有庫存商品一目了然,每個業務員的每筆業務隨時可查,應收應付賬款明明白白,各類報表隨要隨有,我再也不用老問會計:現在庫存多少?賬上還剩多少錢?某某某這月銷售額多少了?只要有臺能上網的電腦,無論何時何地,動動手指頭,我所需要的數據立即就會出現在眼前。
  最近為了提高售后服務部門接電話的質量,減少與客戶的糾紛,公司在集團電話上加裝了錄音卡,每天所有的呼入呼出電話全部錄音,售后服務部門的客服人員定期開會聽電話錄音,分析每人接電話的優缺點,大家一起討論提高。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不僅客服人員接電話水平有所提高,而且公司電話費也節省不少,大概電話一錄音員工不好意思再用公司電話打私人電話了吧,真是一舉兩得。
  運用科技手段管理公司,不僅效率大為提高,而且能盡量避免各種人為因素所引起的偏差。現在人工成本越來越高,購買先進設備代替人來完成工作對公司來說是個節省成本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