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前幾天,看到網上一個很熱門話題,說是“2013年還剩下100天,你如何告別”。我想,我是真的很不喜歡這一年,2013,易散之年。易散到覺得一不小心,就會失去好多東西,原本以為不會失去的,統統都顯得那么易散而脆弱。
大三初上,焦慮和失眠就已經成為開學兩周以來的關鍵詞。讀研、出國、找工作?14屆畢業生的校招一波接一波,我似乎已經可以預見到如果明年這個時候我還沒有拿到一個比較好的offer,我會急成什么樣子了。可是,我真得已經把這種對于未來的焦慮或者是不確定性,當作是自己生活的核心了么?事實上,我已經越來越意識到,似乎在我最珍視的東西前面,這些東西都會暫時變成浮云而去。
事實上,從上大學以來,陪家人的時間越來越少;我或者說我們總是很忙,所以即使知道親情陪伴時間有限,在這個年紀,總是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些許野心和無限的渴望,所以總是很忙,忙到沒有時間去多陪陪自己的家人,事實上現在大部分人做不到這一點了。即使復旦到我家門口只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可是我還是呆家的時間很少,因為在家人都如往常一樣生活的時候,我覺得似乎也不需要我擔心什么,所以放心地做著自己的事情,覺得就這樣下去,總有一天,可以有那么一天,一家人都聚齊了,無憂無慮。而事實上,這個愿望只能在新年的第一天實現那么幾個小時。
今年暑假出國前,我記得外公如往日一樣,給我做了一桌子菜;我還是安心地享受著十幾年一如既往的寵愛,因為一直都是外公最最寶貝的長外孫女。在國外的時候,無比想念家人,想念家人做的菜。回國之后,問候家里,還是很尋常的生活模式,外婆外公每晚晚飯后散步,一起鍛煉身體,一起看電視。于是我便決定在上海呆幾天,把學校一些事情處理完再回去。可是,回國第三天便接到家里的電話,說外公前一天出去鍛煉身體,回來的時候淋了點雨,結果高燒不退,住進了醫院。我本來以為,這只是老人家身體突發狀況,感冒發高燒,頂多三天就沒事的。可是,“我以為”這件事情總是很不靠譜的,第二天醫院就下了病危通知書;當天趕到家里的時候就去了醫院,僅僅一天,原本就很瘦小的外公躺在潔白的病床上,似乎變得更瘦小了。我看到他閉著眼困難地喘著氣,我沒有自己預想得那么堅強,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子?”我問著,是在問家里人,也是在問自己。到底發生了什么?一點雨引發的意外還是本就已經潛伏著巨大隱患的身體一下子就不行了?外公聽到我來了,勉強睜開眼,用極微弱的聲音安慰我說:“很快就好的,不要哭。”后來幾天,家里人都輪流在醫院照顧著,因為不能自主呼吸,所以必須依賴機器;甚至原本各項正常的指標,都像發了瘋一樣偏離正常數字;心電圖跳得不正常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的心跳也跳得不正常了。
臨近開學前,情況略有好轉,我回學校注冊準備開學。臨走前,一再和家人說,隨時聯系,不要怕我擔心,我僅僅不想讓自己后悔,后悔錯過任何可以告別的機會。開學后不久,醫院再次下了病危通知書,媽媽在電話里哭得那么無助,我卻一點辦法都沒有,事實上我一直在想,如果此刻自己是個醫學生,一定會更痛苦,因為自己學了這個學科,卻還是解除不了家人的病痛,一定會是莫大的遺憾。到中秋節的時候,南通的專家會診給外公換了一批新藥,情況略有改觀,外公第一次可以坐起來吃東西了。
可是,在醫院這個地方,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你永遠無法預測第二天會發生什么。僅僅過了幾天,家里打電話給我,說外公又要不行了,新藥也失去了效果,啟東的醫院治了一個多月已經治不好了,所以建議轉院。可是轉接到了復旦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常年缺床位;家人趕到上海給中山的醫生看片子和病情記錄,教授說,肺部開始質變,已經拖延很久了,如果再不治療,恐怕過不了十一。雖然那邊的醫生說一有位子就通知我們轉院,可是等消息,我在想,一個人需要治療,可以等多久?有一種痛苦是,這病可以治,沒錢治;還有一種痛苦就是,這病可以治,也有錢治得起,但是沒地方治。媽媽想到我還在復旦讀書,雖然她覺得我一個大學生也做不了什么,但是還是無奈之下打電話給我讓我試試找找學校的老師問問,畢竟中山是復旦附屬的醫院。這些信息,都是昨晚一個晚上得知的,此前我一直以為外公換了藥之后會好起來的。我一下子手足無措,當時接到電話的時候,我還在參加宣講會,考慮未來如何求職。可是,從那個電話開始,哪怕學校的事情再多,都已經沒法靜心再去做了。
我此前也轉發過校友求救的信息,一直覺得舉手之勞何足掛齒,僅僅覺得幫忙轉個狀態不算什么;可是,當我遭遇了無助和緊急的狀況之后,抱著微小的希望發布消息的時候,看到短短時間滿屏都是校友和同學在轉發我的求助信息,于是后來陸續有不認識的認識的人給我留言發信息打電話提供信息。直到今天早上,還有一些上海其他高校的同學發來信息詢問狀況,然后拜托家里人去打聽,他們有些人的親戚遇到過一樣的狀況后來得到幫助;有些人有認識的人在中山,推薦我去聯系。而我自己,在同學的幫助下,發郵件給中山的醫生們,得到一封回復,雖然沒有幫助,但是于我而言,我起碼試過了也不會遺憾。
下午坐不住了,問家里要了基本病情信息,下了課之后,朋友陪我去學校后面的肺科醫院咨詢。醫生看了各項基本指標之后,第一句話和我說的就是,這個情況不一定保證治得好。當時一下子眼淚就出來了,勉強保持正常音調和醫生溝通,看看有沒有住院的床位。“在來的路上,有可能很危險,要做好心理準備。”我想我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突然意識到當一個人要為自己家人的安危負責的時候,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也終于明白,簽病危通知書的感受想必會比聽醫生說做好心理準備之類的話更煎熬和難受吧。
坐在急診室外面等家里通知的時候,我腦子一片空白,唯一清晰的只剩下和外公一起的點點滴滴,都像電影一樣一段一段在腦子里回放。從老舊的大宅子教我走路;夏天的晚上整夜抱著不停哭泣的我走來走去;上小學錯過校車,騎著腳踏車載我去學校,兩公里路都不帶喘氣的,上橋都不用下車的;還記得外公在公園鍛煉,好像還是幾年前的事情呢,可以吊單杠。我想起來,外公一直喜歡游泳,高二就代表學校去北京參加游泳比賽,保送了大學之后,參加鐵人三項拿了第二名。還記得總是拿出稀奇古怪的問題考我,似乎什么都知道;就算是上山下鄉,文革磨難,他都扛過來了。可是,就是這么一個我一直都覺得好厲害的男人,我們家族最有威望的人,竟然也會有一天,會變得這么脆弱,脆弱到我好想去保護,可是我什么都做不了。我都忘了,忘了自己長大了,所以外公也老了,沒有當年那么好的身體了。甚至無法產生新的活力去支持老化的器官,所以一個小小的因素即使是淋了一點雨,也會傷及全身,威脅生命。每天都要輸血進入身體,輸蛋白質,維持正常生命體征只能依靠機器。今天一踏進醫院的時候,又聞到濃重的藥水味,我和朋友說,我討厭醫院的味道,討厭藥水的氣味。可能是自己也經常去,或者我也害怕失去我的家人。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因為外公的事情,我對未來的焦慮竟然少了一大半,我停下來了,停下了手頭的一切。因為此刻覺得,如果以后真得達到了目標,或者得到所謂成功,卻沒有人分享,或者說錯過了好好道別的機會,那將會是抱憾終身。忙,有時候真的是一種選擇。當我害怕失去什么的時候,才會知道自己真正最珍視的是什么;也會發現,很多俗務,那些平時自己認為是一定得做完的事情,似乎也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晚間接到家里通知,因為中山一位啟東的醫生幫忙,所以明日便可送來上海治療。至此,緊張了一天一夜的神經松了一些。真沒想到,從沒去過楓林校區參觀的我,第一次去楓林便是去照顧家人。
后來父親發了一條短信給我,因為此前和他吐槽過焦慮的事情。他說:“淡泊功利心,放眼未來更美好。我昨晚夢見你最近很心焦,注意休息,珍惜現在。”
外婆打電話給我說:“以前每天你外公出去買菜,回來都會和我打聲招呼;現在家里冷冷清清的,一個人晚上住著,好不習慣。寧愿和你外公在家天天拌拌嘴也好的啊。”
媽媽告訴我,外公今天問了她一個問題:“怎么住了這么久還不回家啊?”我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后,第一反應就是被外公萌到了,像個老小孩一樣。
傍晚坐在醫院門口的時候,忽然發現復旦北邊的景色很不錯,不知為什么,那一抹晚霞,竟然讓我覺得美得想流淚。
對了,“2013年剩下的100天,你用什么來告別?”,一直在糾結這個答案,可是今天再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想到了答案,我只想看著外公好好的,一起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