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我大四了(2)
更新:2018-12-6 18:31:45 發布:大學生必備網
一些學弟問的話,這里回答一下
不考研,那么有很大一部分同學就意味著畢業直接去工作了,那你現在所做的一切都要為這些服務的,所以最基本的就是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然后還要努力培養自己的社會交際能力,招聘時筆試是考專業知識的,而且好多企業根本就不要掛科的,畢業時會有一個成績單的,企業招聘人員都要看的,有過補考的都有一個補字
2、都說要多參加活動,比賽,參加后感覺除了認識了幾個人外沒覺得有什么收獲,以后還該不該拿出時間參與呢?
如果參加活動而感覺沒有收獲,那是自己投入的不夠。
3、怎樣培養自己的意志和主動性呢,發現我太容易動搖,有些事都是看到別人做了自己才去做。
當事情把我們逼到一定地步,我們會去控制自己去做很多事,這說明我們是具備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的,就是不去使用,如果我們想取得比別人更高的成就,那就自己去控制自己。
4、多嘗試做一些事情有好處嗎?有時對什么都好奇,但又沒膽量去做,怕最后沒有收獲平白的浪費了時間。
怕浪費時間說明我們已經意識到了時間的寶貴性,很多時候我們已經不單單把時間看做一種簡單的東西,而把時間看做一種財富,把使用時間做什么事看成一種投資,所以我們很害怕失敗,也就是很害怕浪費時間。但其實呢?我們好多時候面對的往往是有兩條路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總想選擇那條更好的路,事實上沒有哪條路更好,每條路都是對的,只需選擇一條路走下去,沒有更好只有最好,走過的路最好。
好多時候我們比較這幾個學歷的人是不是應該這樣比較?我們是不是應該在同等能力的人身上去比較這幾種學歷的?如果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等其他能力都差不多,那我相信大部分企業不會在本科還是專科之間糾結的,答案不用我說。
高學歷的好處1、敲門磚。我們去招聘會好多好企業不是要求三年工作經驗就是碩士學歷
學歷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以后在一個企業的升職空間,以評職稱為例
6、大學生是不是該搞對象?
這個問題沒有該與不該的一說,關鍵所在是看你能找一個什么樣的對象。以我為例,我叫我對象師傅,因為從2010年認識到現在,她真的是一個時刻在幫助我輔導我提高我的人,從剛上大學的懵懂到現在能站在這里,這一路走來真的很慶幸能有她。她是幫我塑造三觀的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她指出我身上最脆弱地方,告訴我要做獨立的自己,不要依賴;她還說了讓我記憶最深的一句話“別再認為自己是孩子了,將來誰又能為你的幼稚買單呢?”
因為她我知道了壓力緊迫,我明白了自己要去優秀成長,因為我想娶她,不想讓別人把她搶走。我現在做的一切大多都與她或多或少的相關,所以找對象找一個真的能幫助自己的,那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但是,如果我們的對象不是這樣呢?例子我不想舉,我們身邊看他人看我們自己,我們會有所感觸的。總之搞對象是想著在一起生活五十年過一輩子,慎重選擇。
7、關于能力和人脈
我在今年的高中同學聚會上和我同學討論了這個問題,他們都很推崇人脈,我也很推崇,但我想說這兩個都很重要,而且個人能力要優先發展。如果你先優秀起來,那么你所接觸的人也差不多都是和你一樣優秀的,這時你所結交的人脈的質量要好很多。不過個人能力很低,一味的想著去結交人脈,而且還不注重個人能力的提高,那么你去結交優秀的人,你們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所以定義你的結交人脈應該用其他的詞匯,諂媚,討好,趨炎附勢,因為不平等,所以不會好聽。
8、關于目標
永遠不要問我學長我該如何確立一個目標,因為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幫你確立一個你的目標,我不是你,我做不到對你的全方位百分之百的了解,所以我真的幫你確定不了你的目標。但是我想問各位就真的有哪位心里那么一點兒點目標都沒有?我感覺不是,絕大部分人還是有目標的,哪怕多么模糊多么隱晦,在內心最深處還是有目標的,只是沒有說出來,因為害怕失敗,害怕達不到目標,害怕被別人嘲笑,害怕讓一些人失望,我們有太多害怕的東西。所以我們不敢說出目標,漸漸地我們變成了沒有目標。
我今天說這些不是讓你們把目標講出來,我對你們有更高的要求,做出來。對,做出來。你想拿八千國獎,誰也別說,去學習,去上自習,到學期末咱再看成績。
下午去校廣播臺做了個節目,校園人物面對面,小主播還有有點兒緊張了,是我長得太丑把人家嚇著了?問了一些很簡單的問題,關于我的大學怎么度過的,為什么會玩游戲,為什么會迷茫,諸如此類吧,一一作了回答。最后說有什么對我的親愛的同學們說的,我說“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善于思考,敢于行動的人。”
善于思考,敢于行動其實挺難達到的,我以前總是想得多,還想不好,現在也開始行動了,希望以后自己能做的更好。